![]() |
“伤口又渗血了。”臧子风低头扯下纱布,战术裤上的血渍与10年前第一次加练时的沙粒印记重叠。此刻的他不会想到,这个曾因“一天5练”被调侃为“体能疯子”的特警,有一天会捧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坐在团员中间倾听他们的成长故事。从负重23公里的“铁血教头”到青年民警的“心灵兄长”,他用两种“硬度”,丈量着共青团引领青年成长的深度。
用“笨鸟哲学”勤飞叩开精锐之门
2009年的昆明特警训练场上,总会出现一个“偷练”的身影。当新警们结束一天高强度的训练休息时,臧子风总会“假装” 给家人打电话,悄悄套上沙衣沙袋去了训练场。月光下,这个24岁的青年在400米跑道上一圈圈冲刺,最终他以选拔第一名的成绩入选云豹突击队。
“没有天赋,也没有运气,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笨鸟先飞、勤鸟多飞,拼到自己的极限。”这是臧子风的“笨鸟哲学”。正是这份坚持,让他在2017年创造的“突击攻坚”与“楼房攀登”纪录至今无人超越。当他站上领奖台时,警服下的战术背心早已被汗水浸透,却映出青年特警最耀眼的勋章。
2012年初冬的云南边境,臧子风第一次直面生死考验。他作为最年轻的云豹突击队队员,随队参加公安部贩毒专案侦破缉捕工作,一天凌晨5时左右,贩毒车辆趁着夜色悄然驶来,突击队员以迅猛之势将车截停后,臧子风持枪冲到毒贩头目的座位旁,他看不到毒贩的左手,“我当时判断不出毒贩是否会掏枪”,“手抱头!下车!”臧子风嘶吼着,现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他和队友在几秒钟内迅速制服毒贩,后来才发现毒贩的枪支在后备厢里。那次任务,他们抓获了全部涉案主犯,现场缴获90余公斤毒品。
在刀锋与书卷间搭建成长阶梯
当训练场的汗水凝结成肌肉记忆,臧子风却在深夜台灯下开启另一场战役——2012年,备战全国首届特警大比武期间,他开启“白天练战术、夜晚攻书本”模式:白天越野跑、练力量、翻轮胎、拆装枪,晚上背单词、学语法、看法条、读案例……别人用休息时间缓解疲惫,他却在越野跑时默背英语单词,在枪械保养时推演法理逻辑。这种“把碎片化时间淬炼成知识铠甲”的狠劲,让他在2013年同时斩获比武奖牌与云南大学法律硕士录取通知书。同年,他在全省特警大比武备赛期间再次挑战自我,报考云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最终以“双项目夺冠+硕士录取”的战绩,完成从“体能尖兵”到“复合型人才”的蜕变。
2016年,臧子风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完成从“技能型警员”到“心智型骨干”的关键跨越。
“你的游泳教练证就是突破训练瓶颈的钥匙。”这是臧子风与队员谈心的日常。当一名队员因压力想退出时,他鼓励其将“副业”融入训练。如今云豹突击队的训练体系里,既有心理学放松课程,也有健身教练设计的科学拉伸方案。那个曾想退出的队员,如今已是国际赛事种子选手。
从7人团支部到“全国青年文明号”
2019年,臧子风接手了仅有7名团员的团支部,如何将这支队伍申创为“全国青年文明号”,他进行了深入思考。他带领青年民警从基础工作开始,逐一理顺支部工作流程,推动团支部工作“从零起步、从有到优、从优到强”。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为了让这团火照亮每个青年民警的成长之路,他带着笔记本走访多位特巡警前辈,在老队员布满茧子的手掌里触摸历史,在英模奖章的反光中捕捉精神密码,深入挖掘云豹突击队的辉煌历史,最终提炼出独具特色的云豹“54321”青年工作体系,像榫卯结构般严丝合缝地嵌入青年成长的每个环节。
2021年,经过两年的努力,云豹突击队团支部成功申创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臧子风被共青团昆明市委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他说:“这不是终点,是云豹青年重新出发的起点。”
记者王子仪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