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晓莉报道 近日,2次退烧后出现重度肝损伤,反复检查也找不出原因,困扰了张先生近一年的谜团,终于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解开了。
张先生34岁,2022年12月、2023年2月、7月和11月出现4次感染发烧的情况。本来以为吃退烧药就行了,没想到其中有2次用了退烧药后,居然都出现重度肝损伤。张先生介绍,转氨酶ALT正常是低于40U/L,但他那两次分别超过900U/L和1000+U/L。
一次又一次追因无果,为了治疗重度肝损伤,同时解开这个谜团,张先生来到市三院,肝病综合科主任李生浩接诊后立即组织团队讨论。李生浩介绍,首先以“发热”为突破口,排查常见感染性因素、代谢性因素以及系统性疾病,安排张先生进行肝穿刺活检,并采集血液标本送检宏基因组学,查找可能的肝损伤病因。检测结果显示,张先生的慢性肝损伤,考虑是药物、毒物所致。
方向明确了,就需要深入了解张先生的用药情况,李生浩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张先生回忆,发热时除了用退烧药,同时还因为颈椎痛,用了治疗颈椎的药。
“仔细阅读了治疗颈椎病的药品说明书,发现药里含有何首乌。” 李生浩介绍,而张先生两次出现重度肝损伤时,恰巧都是同时用了退烧药和这个药。另外两次只服用退烧药时,肝功能正常。结合因果关系评价量表评分,诊断出张先生重度肝损伤的原因是药物性肝炎。“何首乌含有蒽醌成分,会导致肝损伤。服用含有何首乌的药品期间,应该注意监测肝生化指标。” 李生浩说。
经过10余天的治疗和护理,张先生的病情得到控制并康复出院。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