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4年1月3日 >> A08
返回频道主页
VR技术让小雅“跑”起来
发布时间:2024-01-03

  “小雅,你看看旁边的大恐龙。”近日,戴着VR眼镜的小雅头一偏,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巨大恐龙。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进行VR治疗,是6岁半的小雅最开心的时刻,她不仅能通过VR眼镜体验过山车,还能锻炼自己的平衡能力,找到“跑”起来的感觉。

  不幸的小雅幸运地站起来

  2022年5月14日,小雅一家遭遇严重车祸。车祸让小雅失去了父母,自己也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她受伤很重,医生说可能醒不过来了。”小雅的姑姑说,植物人、瘫痪、站不起来……在小雅被送进康复科之前,她听到了各式各样的答案。小雅的姑姑安顿好自家孩子后,带着小雅从怒江来到昆明。

  2022年6月15日,小雅第一次来到昆医大附二院康复科就诊。“孩子意识还没有完全恢复,只能吃流质食物,各项指标都不好。”昆医大附二院康复科副主任李咏梅说。

  入院后,康复科为小雅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案。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促醒治疗等,小雅渐渐恢复了意识。同时,通过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小雅慢慢能从床上坐起来。2022年8月18日,小雅下地走路。李咏梅说,针对小雅康复,可以说穷尽了康复科所有的技术,“很多人说是生命奇迹,这样说一点都不过分。”

  但是,又遇到新的难题。虽然小雅能走路、能蹦蹦跳跳,但车祸造成她的本体感觉损伤,包括很难对距离有准确定位和感觉,因此经常摔倒。“本体感觉损伤后很难恢复,比如伸手接物,如果判断不准就会把物品摔在地上。”康复科专家团队介绍。

  为了让小雅顺利出院,康复科为小雅制定了VR治疗计划。“每次做VR治疗后,小雅走路的姿态就更好一些。”康复科康复师说。为了达到治疗效果,单脚站立的小雅会在VR眼镜里选择一个动画形象跟她一起完成VR体验项目。有时候,小雅还能在原地稳健地跑几步,这乐坏了医护人员。

  物理治疗师缪亚萍介绍,VR里面有时是过山车,有时是切水果,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能帮小雅找到方向感。

  VR治疗帮助更多患者恢复

  缪亚萍介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VR技术可以模拟各种运动环境和情境,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运动康复训练。

  VR技术对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如中风(脑卒中)、截肢等,可以创建虚拟环境帮助患者进行步态训练。患者可以通过穿戴虚拟现实设备,模拟行走或爬楼梯等活动。患者能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进行训练,增加运动乐趣和积极性。同时,该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生物反馈,帮助患者纠正姿势和行走步态,提高康复效果。“像小雅这样的患者,行走步态的姿势得到纠正后,康复工作就很容易上一个台阶。”李咏梅说。

  对于认知障碍导致平衡能力下降的患者,可以利用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平衡训练。虚拟现实环境可以模拟各种平衡挑战,如走独木桥、行走在不平的地面等,患者通过与虚拟环境的互动,锻炼平衡和协调能力,提高步态稳定性和跌倒风险控制能力。

  医院康复科10年前引进VR康复技术后,这一技术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患者。

  记者侯玉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