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5年10月21日 >> A06
返回频道主页
中西医协同构筑急危重症救治防线
发布时间:2025-10-21
  医生在休息室讨论重症病例。


  扫码看视频


  日前,一名突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小程(化名)在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急诊科,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治。科室依托现代急救设备与中医诊疗经验,迅速制定并实施中西医协同方案,成功化解危机,再次彰显了中医医院急诊科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的独特优势。

  “突然觉得腹痛、腹胀,还呕吐。”小程回忆,发病后,家人把他送到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急诊科。经过检查后,小程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入院后,小程病情进展很快,腹痛加剧、全腹胀满、呼吸急促,情况危急。

  “胰腺虽小,但一旦发展为重症,会引起胰腺组织出血、坏死,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急诊科副主任王志祥介绍,团队启动中西医协同救治方案。现代医学手段第一时间介入,奥曲肽抑制胰酶分泌、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精准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初步处理后,患者仍被上腹胀痛、恶心欲呕、大便不通所困。

  此时,中医辨证的精妙之处成为“破局关键”。王志祥结合患者症状,辨识患者为中医“少阳证”,其核心病机为“心下急、胸胁胀满”,当以疏泄少阳、清热通腑为主。团队果断选用源自《伤寒论》的经典名方大柴胡汤,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药味与剂量。一剂加减中药后的大柴胡汤药下肚,第二天小程的剧烈腹痛与呕吐症状消失,排便顺畅,还能下床活动。

  这一成功案例是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数十年厚积薄发的缩影。在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急诊科主任唐彬看来,中医中药并非辅助或替代,而是与现代医学手段,在急救关键环节无缝协同,从病因病机干预到症状快速缓解,形成救治合力。

  1982年建科以来,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已锤炼出一支深谙中医精髓、精通中西医结合之道的急危重症救治团队。科室不仅配备抢救设备,能娴熟开展各种抢救,更关键的是,把国家级名老中医陈乔林、赵淳、吕光荣、朱虹江,以及国医大师沈宝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岐黄学者方邦江等专家的急诊学术思想与宝贵经验深度融入日常急救实践。

  在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各型休克、心脑血管急症、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众多危重战场,科室坚持用中西医结合的视角剖析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

  “诊室与病房连轴转。”唐彬这样描述急诊科医护团队的日常。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常年坚守一线,带领团队在生死竞速中不断锤炼中西医协同救治的硬功夫。他表示,未来科室将继续以守护生命为首任,深挖中西医结合急诊急救的独特优势,让这条“绿色生命通道”更加高效、宽广,为更多急危重症患者点燃康复的希望之光。

  目前,科室是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基地、云南省重点中医专科,更是云南省区域中医(急症和重症医学)诊疗中心,承担着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中医急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记者张晓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