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5年9月12日 >> A04
返回频道主页
简讯
发布时间:2025-09-12

    校企携手共建

    智能制造人才培育新平台

  本报讯 记者杨敏报道 9月10日,以 “智造新程 匠育未来”为主题的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签约揭牌仪式在云南理工职业学院举行。此次合作由云内动力集团、云南翰文教育集团及其旗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四方携手,标志着校企在深化产教融合、共育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

  当天,云内动力集团与云南翰文教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云内动力集团旗下云南云内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则分别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理工职业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现场还举行了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揭牌和实习实训基地授牌仪式。

  云内动力集团作为中国内燃机行业骨干企业,依托实体产业资源,可提供机械加工制造、新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无人机操作等多元化实训项目。云内动力集团已与全国30多所院校深度合作,此次与云南翰文教育集团旗下高校共建学院,将开放生产线作为实训课堂,共建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资交流、推动产学研创新,全力培育智能制造精英。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作为此次合作方之一,首批参与合作的专业包括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设备技术,约160名学生将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开展学习。

  未来,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将成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为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打造产教融合新标杆。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获

  “航班正常优秀机场奖” 

  本报讯 记者王绍芬报道 日前,在广州举办的“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获2024年度“航班正常优秀机场奖”。“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熙悦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也作为行业示范获授牌。

  “航班正常优秀机场”奖项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等联合评选,综合考核机场放行正常率、靠桥率、地面保障效率等核心指标。2024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通过精细化协同管理机制,依托“航班全流程监控平台——长水常准”实现对航班地面保障各节点的精细化管控,在日均约900架次的高负荷运行下,仍实现航班正常性指标持续领跑同类机场,为旅客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出行保障。

  此次授牌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熙悦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自试运行以来,累计为特殊旅客提供服务超1.2万人次,获得旅客广泛好评。

  

  

  海外侨胞考察高新区

  本报讯 记者郭曼报道 近日,参加第十二届世界云南同乡联谊大会的15名海外侨胞代表来到高新区,深入贝泰妮集团、“侨海科创”基地开展实地考察。

  在贝泰妮集团总部,海外侨胞代表详细了解了这家扎根云南、走向世界的生物科技企业。在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海外侨胞代表了解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昆明速度”。该实验室聚焦云南特色植物的深度开发,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孵化”全链条体系。看到实验室将“植物宝库”变成“产业金矿”,海外侨胞代表表示将组织客商来昆洽谈。

  在“侨海科创”基地举行的座谈会上,海外侨胞代表与高新区相关部门人员深入交流。该基地作为云南省首个侨界创新创业平台,已引进23个侨资项目,孵化科技型企业15家,目前,已构建“侨智+产业+资本”的立体化服务体系,拥有会员企业184家、海外委员36名、智库专家78名、侨界青年代表617名。该基地持续拓宽海外联系渠道,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社团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云品出海”销售网络;搭建侨界青年成长平台,充分发挥人才聚集的优势作用,拓展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国家联谊联络工作,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

  

  

  阳宗镇推广

  “烤烟—云豆”轮作模式

  本报讯 记者王琳报道 近日,记者从阳宗海风景区阳宗镇获悉,近年来,该镇积极响应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政策,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与种植传统,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烤烟—云豆”轮作模式,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长期以来,阳宗镇以烤烟种植为主。长期单一作物连作,既影响烤烟品质与产量,也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阳宗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专项调研与试验示范工作,最终确定引进生育期短、产量稳定、市场前景好的“云豆早6”“云豆早7”两个优质食用豆品种,与烤烟进行科学轮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一年两收”,有效提高复种指数与土地利用率。

  通过轮作,可有效改善长期种植烤烟可能导致的土壤养分失衡问题,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推动农田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下一步,阳宗镇将继续扩大该模式推广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链条,探索订单农业等产销衔接机制,确保云豆产得出、销得好,持续巩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推动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