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龙
廉洁奉公,就是不以功臣自居,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享受,守纪律、讲规矩,艰苦朴素、公而忘私,这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风范,更是我们党长期恪守的光荣传统。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想腐”是根本;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廉洁文化是基础;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就是为了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厚植廉洁奉公的文化基础,发挥好廉洁奉公文化“修其心、治其身”作用,确保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必须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融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下功夫,合力夯实廉洁奉公的文化基础。一是深挖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中的廉洁思想,整理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汲取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传统廉洁文化精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二是发掘总结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历史和经验,提炼革命文化蕴含的廉洁理念,在红色廉洁文化教育中传承党的廉洁基因,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三是总结提炼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丰富发展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
厚植廉洁奉公的文化基础,加快推进廉洁奉公文化及其价值理念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加快形成“不想腐”内外合力、强大压力,既要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上下功夫,又要在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家庭家教家风上做文章,统筹加强和推进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奉公文化建设,合力夯实廉洁奉公的“作风”基础。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就是要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党员干部崇高理想追求,自觉树立和践行廉洁奉公的价值理念,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视为极大的耻辱。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帮助子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优良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使廉洁奉公文化“日用而不觉”,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把宪法精神、公权属性、公私界限牢记于心,才能真正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厚植廉洁奉公的文化基础,发挥好廉洁文化正心、修身、化人作用,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常算“七笔账”:“政治账,自毁前程永难忘”,“经济账,倾家荡产悔难当”,“名誉账,身败名裂苦酒尝”,“家庭账,妻离子散梦断肠”,“亲情账,众叛亲离两茫茫”,“自由账,身陷牢笼盼阳光”,“健康账,身心憔悴恨夜长”,自觉做到“不想腐”。
(作者为博士、副教授,本报特约评论员)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