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区域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通过“学、立、督、践”,并结合创新的“家访”工作模式,为晋宁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努力交出一份令人瞩目的“滇池南岸答卷”。
循迹溯源 学深悟透总书记嘱托
晋宁,作为古滇国都邑治所、滇文化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区人大常委会深刻认识到,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牢记总书记嘱托、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2023年以来,晋宁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连续3年将文旅产业发展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并组织专题调研,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
监督亮剑 给文旅产业装上“加速器”
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围绕石寨山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等晋宁文旅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走进企业、走进项目现场,与经营者、建设者面对面交流,了解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家访”工作收集到的群众意见,与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探讨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有效推动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2025年,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区委提出的“全域旅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以人大刚性监督助力深入挖掘文旅产业潜力,促进产业与文化、生态的深度融合,为晋宁区文旅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以法为盾 立法保护石寨山遗址
为合理利用石寨山大遗址文化遗产,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市十五届人大晋宁代表小组李绍荣等21名代表共同提出开展石寨山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立法议案,积极推动石寨山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立法。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不仅填补了昆明文化遗产专项立法的空白,也为深入挖掘石寨山大遗址历史文化价值,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促进地方农业、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法治保障。
代表履职 绘就融合发展新画卷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家访”工作机制,听取代表和选民对文旅融合发展的真知灼见,鼓励和支持代表积极投身文旅产业发展实践。广大代表充分利用“家访”工作建立起群众基础,围绕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实地调研,结合群众意见和市场需求,提出“花卉+旅游”“考古体验+旅游”等一大批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代表们的积极参与下,一批具有晋宁特色的文旅项目相继落地实施,成为晋宁区文旅产业的新亮点。
(晋宁区人大常委会 刘贵兵 金杭玉)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