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属看宝宝。供图 |
![]() |
医生正在做手术。记者张捷摄 |
![]() |
扫码看精彩视频 |
一个小天使,还在妈妈肚子里就查出先天性膈疝;另一个小天使,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出生9个小时就做了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矫正手术。好在,两个宝宝在医生精湛的医术下、医护人员的悉心守护下,各自闯过一道道难关,出院了。
膈肌破“洞”新生儿回家了
本报讯 首席记者李思凡报道 前不久,爸爸妈妈带着小宝出院回家了。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生护士告别的时候,小宝妈妈哭着说:“谢谢你们,给了小宝第二次生命。”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在一次孕检中,医生通过胎儿超声发现还在妈妈肚子里的小宝患有先天性膈疝。小宝的父母不知道先天性膈疝是什么病,也不知道得了先天性膈疝会对小宝有什么影响。
医生对他们说,人的胸腔和腹腔中间有一层像帘子一样的膈肌,把心、肺等胸腔器官和胃、肠等腹腔器官隔开,但小宝的膈肌上破了个“洞”,腹腔里的脏器会通过这个“洞”跑到胸腔里去,把肺和心脏压得紧紧的,影响小宝的心肺发育和功能。小宝在妈妈肚子里时,会出现慢性缺血缺氧,严重的话出现宫内窘迫。小宝出生后,跑到胸腔里的组织会压迫肺脏,小宝会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缺氧死亡。
听到情况这么严重,爸爸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告诉他们,如果小宝的发育情况满足手术条件,可以通过手术把膈肌上的“洞”缝合起来。为了保证妈妈和小宝的安全,医生决定进行剖宫产手术。一出生,小宝就无法自主呼吸,情况十分危急。新生儿科医生在小宝断脐后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建立有效气道通气后,马上将小宝转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很幸运,经过评估,小宝可以接受手术。
按照术前制定的危重新生儿抢救预案,昆妇幼新生儿科、综合外科、麻醉科、医务和护理部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为小宝修补膈肌上的“洞”。在只有鸡蛋大小的操作空间内,医生在胸腔镜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将跑到小宝胸腔里的胃、肠等器官放回腹腔,再把膈肌上的“洞”缝起来。很快,小宝小小的肺开始工作了,血氧饱和度一点点上升到正常。手术成功了。
术后,小宝被转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日夜守护着小宝,陪小宝闯过呼吸关、感染关、消化关……终于,小宝闯过一道道难关,一切检查指标正常,跟着爸爸妈妈出院了。出院前,医护人员还为小宝的父母进行了家庭护理指导,教他们如何照顾好小宝。
出生9小时 小心脏做大手术
本报讯 记者张晓莉 徐婕报道 “唐主任,你还记得这个小朋友吗?”近日,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先心病病区主任唐剑正在门诊坐诊,医护人员抱着一名1岁多的小朋友进来询问。看着眼前白白胖胖、面色红润的孩子,唐剑觉得有点陌生。
“这是你去年救治的那名先天性心脏病宝宝,出生才9个小时就做了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矫正手术,今天回来复查了。”经过医护人员提醒,唐剑想起来了,去年这个孩子出生时只有2.5千克,因为患有先心病而嘴唇发紫。现在,孩子已经健康成长,彻底摆脱了先心病的困扰。
“我们建立了先心病产前产后‘一体化’规范诊疗模式,从孕妇怀孕初期就开始筛查腹中胎儿是否患有先心病,这个宝宝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唐剑介绍,孕妇在产科产检发现问题后,经过超声医学科心脏彩超进一步检查,确定胎儿患有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室间隔完整型)。虽然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先心病,但是医院有能力医治,手术成功后,孩子能和正常小孩一样健康成长。
随后,孕妇的整个孕期都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超声医学科、产科等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的严密随访和观察中度过。生产前,MDT团队多次会诊,制定了严密计划,产科、麻醉科和负责胎儿娩出后抢救的儿科新生儿室、心脏大血管外科已经做好救治准备。
“孩子出生后,我们发现他的身体情况非常不好,嘴唇乌紫,并且监测数据显示,孩子身体各项指标都在下降,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随时有生命危险。”唐剑说,孩子出生后仅9小时,就进行了先心病手术。
新生儿的心脏只有鸡蛋大小,需要在这么小的心脏上把两根反转大动脉重新接好,同时对只有头发丝般细的冠状动脉血管进行移植,难度很大。约6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儿恢复很好。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