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5年4月23日 >> A06
返回频道主页
切断山寨食品进村路
发布时间:2025-04-23

  □ 一 孔

  在城市站不住脚的山寨食品,纷纷下沉农村祸害留守儿童。相关部门要善于以变应变,紧盯薄弱地带强化监管,净化农村消费市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经常回老家的刘先生就发现,其侄子侄女会食用一些诸如“太白兔”“六个桃桃”“康帅傅”之类的冒牌货,一问来源,回答是有人用车拉着来卖的。刘先生向父母求证,得到相同的说法。原来在村子里,但凡周末、节假日,经常有人开着微型车、打开大喇叭走村串户卖伪劣产品。

  类似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并非个例。由于村子里多是没有识别能力的老人、幼童,加之乡镇一级的监管力量不足,一些商贩就把目光盯向这一市场,大肆销售山寨产品。客观而言,打击此类不法行为确实有难度,比如不可能做到每个村都派驻市场监管人员,而且商贩们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很难做到及时查处。那怎么办?不妨多想想招,如在每个村里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两名积极分子,带动大家积极主动抵制山寨产品,让流动商贩成为过街老鼠。对于热心且有工作成效的人,给予一定褒奖。只要有人肯站出来,那就邪不压正,不法者就不敢太嚣张。

  这给人们一个启示,基层一线的治理,应该创新方式方法,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治理效能才能最大化。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