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绿色肉制品产业产值预计突破35亿元
本报讯 记者赵书勇报道 记者4月9日从石林县政府获悉,2025年,云南石林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石林产业园”)绿色肉制品产业产值预计突破35亿元,占石林县工业总产值比重预计突破80%。
石林县畜禽资源丰富,不仅是全省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以肉鸡为主的禽类出栏量更是居全省首位。2024年,当地生猪出栏量达40.2万头,鸡、鸭等禽类出栏量达5000万羽。为着力建设百亿级高原绿色肉制品加工产业园区,规划打造集屠宰、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昆明市出台《支持石林县百亿级高原绿色肉制品加工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目前,石林产业园采用“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政策扶持、产业链延伸等举措,全力建设全省最大肉制品加工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具体来说,就是积极通过政策引导和培育扶持,推动畜禽养殖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引进牧原、神农、温氏、德康家禽等国内知名公司建成十余个规模化养殖基地,涵盖生猪、肉鸡、肉鸭等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化养殖比例达65%以上;依托双汇、温氏、叮当等头部企业,不断提升“石林肉制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坚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扩大绿色食品产业规模。聚焦高原绿色肉制品产业的育种、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精准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石林产业园,着力打造肉制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基本形成以昆明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石林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云南神农集团石林畜牧有限公司、云南叮当食品有限公司、石林云津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石林无量食品有限公司等绿色肉制品加工企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禄劝县崇德街道
百余亩樱桃红了
本报讯 记者罗昆娅报道 4月,在禄劝县崇德街道地多社区洗马塘村,百余亩樱桃静待采摘。
洗马塘村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十分适合樱桃种植,且樱桃品种独特,口感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
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崇德街道自2017年以来,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结合以农文促旅、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充分激活“周末经济”“假期经济”潜力,发展田园采摘生态游,在洗马塘易地扶贫搬迁村大力发展樱桃特色产业种植100余亩,覆盖苗族群众52户187人,每年亩产300公斤左右,均价30元/公斤,收益近100万元,户均增收超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银团”集体上门服务
“一站式”解决企业金融诉求
本报讯 记者王琳报道 近日,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区分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开展“银团入企”系列服务活动,通过“银团”集体上门服务,建立政银企“线上+线下”长效对接机制,“一站式”解决企业金融诉求。
活动中,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区分局组织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组成银行服务团,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综合金融服务,包括存量贷款优化建议、个性化融资服务、信托服务规划、企业风险隔离等。
依托阳宗海风景区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基层治理和服务企业“1+4+N”工作机制,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区分局联合各单位驻企特派员,梳理汇总辖区内重点企业融资需求,逐个对接了解企业融资困境及存量贷款情况。通过阳宗海风景区金融产品信息库,迅速匹配合作金融机构,制定差异化融资方案,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今年以来,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区分局累计组织4次“银团入企”系列活动,服务7家企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更多金融活水精准直达实体经济,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为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本制糖期
云南产糖超200万吨
本报讯 记者杨官荣报道 4月9日,记者从云南省糖业协会获悉,截至3月底,本制糖期云南产糖超200万吨。
云南是国内产糖大省之一。截至3月31日,云南累计产糖200.88万吨,同比增长16.61%,产糖率13.08%,比上榨季同期提高0.12%;累计销糖103.64万吨,销糖率51.59%,产销率同比提高7.97%。
截至4月9日,云南已有14家制糖企业收榨,还有38家糖厂未收榨,目前处于榨季生产期。
4月9日,昆明现货市场制糖企业报价5910元/吨—5980元/吨,个别偏远地区糖厂的厂内提货价为5800元/吨以下。
从全国来看,截至3月底,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074.79万吨,同比增加117.48万吨,增幅12.27%。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6018元/吨。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