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协按照中共昆明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的安排部署,严格遵照既定程序,确定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及重点协商计划,通过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 筑牢思想根基
健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推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
持续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市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自觉在市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深化党建品牌培育,推动政协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质量全面提升。
紧紧围绕中心 组织协商议政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协商于民履职为民,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的主题。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皕多次牵头研究、具体指导,带头把方向、理思路、提要求。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在分管副主席的带领下,与省政协对口专委、市级对口部门积极对接联系、充分调研酝酿;市政协办公室同步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市级各党派团体征集了履职议题。
按照“站高处、超前走”“小切口、大文章”的原则,共遴选安排29个年度重点协商议题,构建起了协商议题与形式相匹配的立体协商格局,包括4个全会界别联组协商,组织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开展8项重点专题协商,深入实施4项民主监督,开展5项重点视察,以及6个重点提案。
据悉,列入《重点协商计划》的议题仅为市政协2025年度重点协商内容,未包括本年度全部协商工作。对未列入而又有必要进行协商的议题,将视情况由市政协与有关部门商定后,增加为年度协商议题。
发挥特色优势 抓好经常性工作
计划组织召开4次常委会议,对市政协重要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筹备举办市政协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参加昆明南宁贵阳与红河桂林黔南“3+3”政协跨区域协商会议和滇中五州市政协合作机制第十七次会议等重要会议活动。
做好提案和社情民意工作,切实增强提案办理协商实效,全年编印《社情民意》不少于80期,发挥“直通车”作用。做好文化文史工作,以文化人,存史育人。
按照市委要求,完成花卉产业链、对口联系县(市)区等工作。继续做好滇池、阳宗海流域外“河长制”督察工作。主席班子成员做好巡河工作,确保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适时开展林长制落实情况督察。
紧扣中心环节 汇聚团结力量
发挥团结统战功能,为党派团体、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更优条件、搭建更多平台。
继续深化“双推”协商活动,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组织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委员围绕推动遗址公园建设讲好中华民族历史、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建设、深化“三交”内涵讲好昆明故事等内容开展履职。
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争取省市级部门支持,助力健全对外联系交流机制。摄制“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外国友人眼中的昆明”昆明故事汇视频,对外宣传推介昆明。协助做好“全球华商聚云南”“千名香港企业家云南行”“滇商大会”在昆明的相关联络服务工作。
落实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引导委员工作室结合实际开展好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引导委员在参加调研视察、院坝协商等履职活动中,实地走访、面对面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聚焦民生“关键小事”,当好界别群众“代言人”。
坚持守正创新 夯实工作基础
持续推进政协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健全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管专委会、指导界别、联系委员、服务群众的工作链条。组织全体委员分批次开展实地学习调研,实现委员培训“全覆盖”。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和委员工作室的规范化建设,激发履职活力。
持续丰富“党建引领·协商聚力”“协商在基层·春城面对面”“政协倾听·码上反映”“政协‘昆明故事汇’”等履职品牌的内涵与形式。
进一步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机制,完善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制度机制。
此外,2025年是市政协成立70周年,市政协将举办委员诵读展演、书画摄影作品展、“讲历史强担当”等系列庆祝活动,引导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在回望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切实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记者陈思伊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