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5年3月14日 >> A09
返回频道主页
□《金融观察》
春耕撒下金种子
发布时间:2025-03-14

  记者关兰 倪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昆滇大地春耕备耕工作已陆续展开。为了满足春耕备耕产生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农业覆盖面、丰富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水平,为春耕备耕撒下了金融“金种子”,描绘出乡村发展的崭新蓝图。

  

  政策加码

  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为支持春耕备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金融管理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各地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纷纷设立春耕备耕专项信贷资金,简化贷款流程,降低贷款利率,为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从去年11月开始,到中国农业银行嵩明支行申办惠农e贷的农户陆续多起来,不少农户表示要为来年的春耕提前准备资金,用于农具更新、良种选购。今年1月1日6点,中国农业银行嵩明支行营业室的工作人员就到岗开始准备,以最佳的状态迎接一大早赶来办理惠农e贷业务的农户。8点,营业室大门开启,工作人员为农户办理开户业务、完善资料填写、指导手机银行操作,一切有条不紊地推进。当天,中国农业银行嵩明支行共发放516笔农户贷款9364.95万元。截至3月10日,该行发放农户贷款3981笔共37029.8万元,为当地春耕备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云南某种业有限公司是云南省重要的种子生产企业,产品主要覆盖云南省及西南区域。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招商银行昆明分行敏锐捕捉到种业企业对农业生产的关键作用,主动与该企业取得联系。针对企业需求,该行定制专属的金融方案,最终成功促成贷款业务办理,及时为企业送去金融“活水”。

  在招商银行昆明分行的授信支持下,该种业公司业务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公司日加工能力达240吨以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已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47项,另有14项正在申报中;拥有审定玉米品种119个,其中自主培育54个、合作培育4个、外购61个,有国审品种19个、省审品种100个,审定及新品种保护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曲靖市罗平县是农业大县,农副产品质优量大,罗平黄姜更是当地特色农产品之一,黄姜产业成为罗平县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地标产业。围绕黄姜产业现状,中国银行罗平支行作为新成立的县域支行,积极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全力做好普惠金融配套服务。2024年以来,支行累计向黄姜种植户57户支持授信、贷款余额5982.96万元,“黄姜贷”项目的续作,带动了罗平支行普惠金融、个人存款及手机银行等全方位发展。今年春耕前夕,不少当地黄姜种植户主动与中国银行罗平支行联系,表示希望获得更多金融支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打开黄姜产业新局面。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在全辖推出“烟农贷”“黄姜贷”“云茶贷”“粮食种植贷”等普惠金融服务方案,将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与重点县域深度融合,为当地春耕备耕注入强劲动能。

  

  产品创新

  全方位织密防护网

  

  农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为农户应对春耕风险提供了重要保障。

  “目前云南的主要春耕农作物保险产品有水稻种植险、玉米种植险、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均为中央财政补贴型产品。”中国太平洋产险云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春耕期间的高风险因素,公司在产品设计阶段已将其纳入责任保障范围,涵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病虫草鼠害,目前产品保障责任覆盖全面。

  保险对于种植户而言最主要的是具有经济补偿作用。春耕农作物种植户购买保险后,若在春耕期间水稻、玉米发生灾害损失,获得的补偿资金能够帮助农户重新购买种苗等物资,完成重新播种,避免种植户因灾退出农业生产。例如玉米种植保险,苗期保障金额为200元/亩,玉米种子成本根据品种的不同每亩在30元至80元不等,保险赔偿资金能够覆盖重新购买种子的成本。

  2024年,平安产险云南分公司在昆明、大理、楚雄、普洱、昭通、红河、怒江、丽江、玉溪等地推广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承保面积118.39万亩,为21.59万户农户提供7.64亿元风险保障。

  去年8月26日,曲靖市罗平县罗雄街道圭山居委会种植的玉米遭受病害,中国太平洋产险云南分公司接到街道报案后,快速组织查勘队伍于当日到达出险地区开展查勘工作,确定185亩玉米受灾,仅用了20天就完成损失确定、资料收集、案件审核以及近7.5万元的赔款支付。而这次赔付仅仅是众多理赔中的一个缩影。去年,中国太平洋产险云南分公司仅水稻、玉米种植保险及完全成本保险共计赔偿近3500万元,超6万户种植户受益。

  今年2月27日至28日,东川、寻甸部分地区种植的马铃薯遭受低温冷冻灾害,截至目前,人保财险昆明市分公司已加快完成冷冻灾害初勘工作,后续查勘定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正是有这些保险理赔兜底,才让众多农户在春耕时有了底气。

  当前,春季农业生产进入大忙时节,为保证农业持续增产增收,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人保财险昆明市分公司将多措并举、打好春耕备耕农险服务“组合拳”,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首先抢抓政策机遇,扎实做好春季粮油作物农险承保工作。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主动对接各级政府部门承担的农作物春播生产任务,广泛组织农险工作人员和协保员,到村到户到田头、包县包村包主体,全力以赴、确保春播作物应保尽保。其次顺应农情农时,针对性提供春耕备耕农险支持保障服务。深入春耕生产现场,设置农险服务咨询点,通过派发宣传资料、现场宣讲等方式,向农户介绍农险产品和承保理赔服务,并且推动农技下乡,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面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关键生产技术应用普及率,采取多种方式推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进村入户到田头、供应不断档。此外,秉持风险减量的原则,发挥保险功能作用促进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积极推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模式落地,强化与政府部门资源共享和联动配合,紧盯春耕春播春管关键环节,加强风险预警研判。同时,通过开通农险全流程线上化投保,远程查勘定损,7×24小时应急联络热线与值班响应机制,开通线上专人理赔指导等举措,助力农户抓好抓细春季农业生产,保障丰收。

  在查勘理赔的后端,保险公司加大科技应用场景力度,大大提高了理赔时速。平安产险云南分公司针对大面积的种植险自然灾害,主要采用P星遥感、无人机查勘等科技手段,快速确认受损面积和损失程度,快速完成定损。公司与各州市气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24小时对异常灾害类型进行监控,及时对大规模的冰雹和暴雨等自然灾害进行人工干预和预警,发现大规模灾害等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协助农户进行抗灾抢险。

  春耕,承载着农户们的希望,而保险则是这份希望的守护者。在保险的护航下,农户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春耕生产中,无惧风险挑战。

  

  

  专家观点

  金融“活水”浇灌

  农业发展希望

  ——访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树华

  “金融支持春耕对于昆明地区意义重大。”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树华表示,农业在昆明的经济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春耕时节农户和农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如同干渴的大地渴望甘霖。

  郭树华解释道:“无论是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还是租赁农机设备、支付人工费用,每一个环节都紧紧依赖资金的支持。金融机构如果能通过贷款资金投放等形式给农户、涉农企业施以援手,就能有效破解他们的资金困局,保障春耕生产平稳有序推进,从源头上稳固粮食和农产品供应,为全年的农业丰收筑牢根基。”

  谈及金融机构如何更为精准、有效地助力春耕时,郭树华提出建议:“一方面,金融机构应秉持创新精神,进一步深耕金融产品和服务领域。针对农业生产‘短、小、频’的资金需求特点,开发更多贴合农户和农业企业实际需求的信贷产品。”他结合部分金融机构推行的“整村授信”模式进行分析,剖析“整村授信”对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放款效率的积极作用,郭树华表示:“形象点说,解决审批流程和放款效率问题,犹如为农户开辟了一条资金获取的‘高速通道’。”

  郭树华还围绕金融机构如何加强与多方主体的合作给出了建议,“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一定要高度融合,深化与政府部门、农业担保公司等主体的合作,探索更全面的金融服务机制,比如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能为金融机构吃下一颗‘定心丸’,降低其放贷风险,让金融机构更有动力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除此之外,郭树华还强调金融机构一定要善于利用科技手段,“科技飞速进步,保障金融行业针对春耕投放贷款时可以考虑结合科技手段来操作,如对贷款资金的流向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精准‘滴灌’到春耕生产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希望金融机构能够持续加力,为昆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绘就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郭树华认为,从宏观层面审视,金融机构助力春耕,其意义远不止于促进农业发展本身。这一举措如同多米诺骨牌,能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记者何文静报道

  

  短评

  银行助力

  保险托底

  春耕无忧

  

  关兰

  春耕备耕时节,金融支持政策如及时雨般滋润着广袤田野。在滇各银行创新服务模式,推出“烟农贷”“黄姜贷”“云茶贷”“粮食种植贷”等特色贷款产品,为农业生产注入源头活水。各保险公司创新推出水稻种植险、玉米种植险、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玉米完全成本保险等产品,投保农户获得的补偿资金能够用于重新购买种苗等物资,完成重新播种,避免种植户因灾退出农业生产。

  金融支持春耕备耕,关键在于精准施策。通过大数据分析,银行能够准确把握农户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信贷服务。同时,保险公司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扩大受惠面,让更多农户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

  一边是资金的精准滴灌,一边是保险的全面覆盖,让忙于春耕的农户感受到越来越丰富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带来的强劲助力。金融“活水”浇灌希望的田野,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美编范敏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