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基地,位于乌蒙山北麓的云南昭通镇雄县已成为建设“滇川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的重要一极。
建行昭通镇雄支行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专项制定《支持镇雄经济社会发展行动方案》,以“融资+融智”综合金融服务,成为镇雄县委、县政府的全面“财务顾问”。围绕“基础设施提升、发展动能增强、民生福祉增进”三个关键,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末,镇雄支行各项贷款余额57.45亿元,较年初新增6.78亿元,增速13.38%,高于建行全行各项贷款增速4.75个百分点。
金融支行做好“城”文章
从茶马古道到大道坦途,党的十八大以来,镇雄县始终把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
建行镇雄支行持续聚焦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是当地路网交通建设项目、“互联互通”关键项目等,充分发挥建行传统优势,累计向宜毕高速、都香高速等重点项目投放贷款13亿元,向成贵铁路建设项目投放贷款3.17亿元。
以勒镇是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七部委命名的“全国重点镇”之一,镇雄县紧扣县域副中心定位,持续加快“以勒陆港新城”建设,带动以勒镇常住人口从4万增至8.8万。以勒葡泉大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以勒陆港新城”规划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周边乡镇医生、教师、小微企业主及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居住水平,但资金缺乏一度延缓了项目建设进度。建行镇雄支行主动申请绿色通道,为该项目提供信贷支持3000万元。“我们项目今年就将如期完工,这都要归功于建行专业高效的贷款审批投放,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帮了我们企业的大忙!”负责项目建设的镇雄东征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专程到镇雄支行表示感谢。
截至2024年末,镇雄支行对公贷款余额23.6亿元,当年新增投放1.45亿元。如今的镇雄,贯穿南北、连接东西,通达川贵、辐射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建设的加速,为镇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金融活水赋能“产”文章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镇雄县把群众外出务工和返乡就业有机结合,不断培育发展五金、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更多群众就近、就地稳岗就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减少返贫风险隐患。建行镇雄支行紧跟政府工作导向,聚焦劳动密集型产业融资需求,通过精准、流畅、全面的综合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当地产业发展。
“你们的贷款真是‘及时雨’啊,店里忙走不开,你们工作人员还专门上门办理,真的十分感谢!”镇雄亿联国际商贸城经营五金建材的老吴收到放款短信后感激地说。镇雄亿联国际商贸城是镇雄县委、县政府聚力打造的“中国西南五金城”,也是为返乡人员搭建的创业就业重点平台。建行镇雄支行通过“一部手机逛商圈”“龙商通管理系统”等金融科技平台助力商贸城信息化建设,并依托普惠金融产品,持续为商贸城内502个商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去年末,商贸城共吸引返乡创业商户300余户,间接带动就业5000多人。
近年来,镇雄县大力支持辣椒产业发展,让群众实现照顾家庭和务工增收“两不误”。建行镇雄支行积极协同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精准对接辣椒种植重点乡镇、辣椒生产加工企业金融需求,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撮合企业与种植农户形成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感谢建行提供的200万元资金支持,为我们公司解决了资金缺口,这下我们能如期扩大生产了。”从事辣椒产品加工的昭通思农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剑满脸笑容地说道。截至去年末,镇雄支行累计投放普惠贷款5.39亿元,覆盖小微企业、个体户等近1100户,助力镇雄红辣椒、竹子、天麻、生猪等特色产业加速发展。
定点帮扶助力“人”文章
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行镇雄支行在产业帮扶、医疗帮扶、金融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书写好脱贫安居答卷贡献金融力量。
建行镇雄支行定点帮扶镇雄县黑树镇黑树、苏木两个村,镇雄支行先后派出5名员工驻村帮扶,在田间地头、建设工地、农户家里……经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不是在宣传扶贫政策,就是在协调项目资金,或是帮助农户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自2019年起,建行镇雄支行与上级机构“四级联动”,累计向2个村捐赠帮扶资金112万元,支持修建村民广场、安装路灯、更新村委会办公设备等,累计覆盖16个村民小组,受益群众超5000人。
医疗事业是关系群众健康福祉的兜底性民生工作,镇雄县高度重视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行镇雄支行聚焦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禀赋及信息化需求,向政府提交了解决方案,最终成功与县卫健局签订合作协议,成为镇雄县医共体建设唯一合作银行。项目实施初期,镇雄支行组建“张富清突击队”,抽调各业务部门骨干员工,一站式、全流程解决医疗机构相关诉求。截至去年末,累计服务全县34家医共体成员单位、4985名医护人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下一步,建行昭通镇雄支行将继续发挥金融服务优势,搭场景、建生态、强帮扶,围绕镇雄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探索创新更多业务产品和服务模式,让宜居宜业的镇雄动能更足、前景更亮。
记者关兰 通讯员张雯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