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孔
Deepseek,火出圈了。
私人聚会,免不了互相之间打听“是否知道”“用了没有”;工作场所,同事间也会交流使用感受,甚至有人直呼“真的感觉被解放了”,突然发现在Deepseek的助力下,撰写文案、报告等苦活累活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许多,由“牛马”秒变“牧马人”。
有人率先“尝螃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跃跃欲试。然而,毕竟是有科技含量的新玩意儿,要上道必须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那有没有捷径可走呢?这种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加上“大家都在用,自己却是门外汉”的焦虑,被一些善于把握商机的人捕捉到了。于是,铺天盖地的付费课程充斥网络,价格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乱花渐欲迷人眼,付费课程泥沙来。不少所谓导师录制的付费课程,根本谈不上答疑解惑,只是简单整合网络上的公开信息,缺乏深度和独特性,充其量就是照本宣科。这些知识点,人人都可以免费获取,何必还要掏钱麻烦别人讲授?充当一下“搬运工”,凭什么收取不菲的费用?更加令人不齿的是,一些人为了蹭热度而开课,通过制造焦虑或虚假承诺来吸引用户。
Deepseek课程之所以乱象丛生,主要原因在于准入门槛低,不管什么人都可以登台表演,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面对海量课程,用户缺乏有效的甄别手段,难以判断课程质量和讲师资质。实在不知道怎么选,那就都“先捡到篮子里”,通过试错、走弯路去学习。哪怕可能被当韭菜收割,也只能先受着。心里想的是:人工智能必须学,不然就跟不上时代。
善良、朴素的出发点,值得共情。对此,Deepseek给出了答案,不妨认真看看,或许能拨开云雾见真相:
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市场,用户需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在购买课程前,应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和需求,选择与之匹配的课程,避免盲目追求“速成”和“变现”,因为欲速而不达。不要轻信课程宣传,应多方对比,查看课程大纲、试听课程内容,并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网络上有很多优质的免费学习资源,用户可以充分利用,降低学习成本。
为知识付费,是应该的。Deepseek的建议,等于是帮助用户拥有一双慧眼,去分辨那些纷纷扰扰、真真假假的课程,准确选择而从之,学到和AI打交道、做朋友的知识,真正学懂AI、拥抱AI、驾驭AI,让AI成为工作、学习、生活的好帮手。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