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5年2月12日 >> A05
返回频道主页
西山区乐居村入选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02-12
  乐居村一景。


  乐居村乐居之眼民宿。记者王俊星摄


  凭借乐居村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精准的旅居产业发展思路,日前,西山区团结街道乐居村入选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起的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汇编,为全省各地发展旅居产业提供了参考。

  乐居村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彝族古村落,拥有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汉彝合璧古建筑群,村庄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特色文化突出。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经济发展,很多村民都搬到新农村居住,村民搬迁后,无人居住的老房子破损日趋严重,成为一个杂乱破败、无人问津的“空心村”。

  近年来,乐居村围绕“文旅+”理念谋划发展路径,深挖文化内核、打造特色品牌,做深做实“文旅融合”大文章。立足于特有的彝族文化、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对接都市旅游消费,升级发展业态功能,乐居村实现乡村旅游向乡村旅居快速转型升级,并建成集古村客栈、茶馆、酒吧、山野露营基地和民族特色餐饮等多种旅游业态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吸引游客从单一观光游览转向短期休闲旅游度假和乡村旅居。乐居村被评为云南省和昆明市历史文化名村,并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12月被评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云南省最美乡愁地。

  乐居村有着怎样的发展思路?

  发动群众,凝聚乡村旅居合力。让村民参与村庄发展规划,并实现在村内再就业;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商户8家,旅游旺季每户月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城市游客为消费对象,建设小型菜市场,推广苹果、玉米、青菜、土鸡蛋等“土味”十足的产品,将来自山间田野的农特产品与城市游客“菜篮子”连接起来,助力农特产品销售。

  创新模式,注入乡村旅居活力。引进新型经营主体,由村集体登记收集无人居住的老旧房屋,统一出租给企业,租金由房屋屋主获得;在进行保护性修缮建设的前提下,由企业将85幢古建筑打造成一院一品民族文化风格的建筑群落。截至目前,乐居村共修缮出租古建筑69栋,引进特色民宿、户外休闲度假等项目,助力乡村旅居发展;引入社会人才,打造出2条云南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街区,展示云南民族传统饮食、彝绣、木雕、茶艺、陶艺、民族歌舞等;吸引返乡创业人员50人,民宿、酒庄、茶庄、面包屋、陶艺坊、扎染坊等20多种新兴业态入驻,乐居村成为展示传统民居、传承非遗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旅居。

  因地制宜,激发乡村旅居动力。以乐居村为中心,通过打造以农业体验、生态观光为核心的昆明近郊旅游目的地,西山区先后开发豹子箐生态旅游区、老彝村、美早庄园等旅游景点,设计乐居古彝村—乐居文化园—豹子箐—美早庄园—团结鑫苹果庄园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周边农家园林型、观光果园型、景区旅社型、农事体验型等农家乐产业兴起,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同时,开展多样民族文化活动,让乐居旅游圈体验感更为丰富。

  记者李杭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