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5年1月17日 >> A07
返回频道主页
给“小候鸟”一个家
随迁儿童关爱项目持续推进
发布时间:2025-01-17


  孩子们在志愿者帮助下画画。


  1月15日上午,9岁的小可走进昆明市官渡区矣六街道办事处花田社区居民委员会,她是赶来参加寒假托管的,早上要体验的是玻璃画。

  花田社区居委会里,正在举办给“小候鸟”一个家——随迁儿童关爱项目儿童兴趣培养系列主题活动,设置了胶画、玻璃画、书法兴趣课、毛球画、石膏DIY、钻石画及益智模型搭建等内容,活动持续5天,只要愿意,孩子们都可以报名参加,全程免费。

  持续温暖陪伴

  “是不是起晚啦?快坐下,老师去给你拿颜料。”说话的是昆明市官渡区润土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社工谢邓颖。

  给“小候鸟”一个家——随迁儿童关爱项目具体执行方就是昆明市官渡区润土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这是一个服务与守护青少年发展,开展未成年人涉罪帮扶、法治教育、关爱困境儿童、心理辅导、公益托管等系列志愿活动的社会组织。

  小可见到谢邓颖后感觉很亲切。她家距离居委会要走10多分钟,因为天冷起晚了,她跑着来的,因为想见到谢邓颖、想参加这里的活动。前一天,小可和其余20多名小伙伴体验了胶画,她觉得很好玩,利用五颜六色的胶和各式各样的颜料,她制作了自己最喜欢的小马宝莉、小蛋糕和魔法棒。回到家,她又用领取到的材料制作了冰激凌、城堡等。

  小可已经记不清自己参加过多少次该中心组织的活动了。在小可心中,谢姐姐漂亮、善良,而且非常有耐心,总会帮助她。在谢姐姐和其他大哥哥、大姐姐的带领下,小可这只“小候鸟”,不仅学会了很多手工技能,还结识了不少好朋友。她也在中心组织的各类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活动中,真切感受到了春城的温暖。

  在小可心里,志愿者给他们讲过的一个小故事,让她很难忘。故事里,有一只喷不出火的小火龙 ,它非常难过,但在朋友和家长不断帮助下,小火龙又重新变得自信快乐了。小可觉得自己也像小火龙,爸爸妈妈工作忙,有时会感到很孤单,但是自己会像小火龙那样,积极寻求帮助,“我不是一个人,大家都会来帮助我”。

  所以,每次看到家长群里有活动招募通知,小可都会让爸爸妈妈赶紧“抢名额”。目前,这个家长群里已有130多人,几乎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这么多年的陪伴,很多像小可一样的孩子,已经和谢邓颖等社工及志愿者有了深厚的感情。

  12岁的小倩已经上初中,但她仍坚持来参加中心举办的活动,她说学业压力是不小,但来到这里很解压。与她一起来的还有10岁的弟弟小力,虽然他俩在制作玻璃画的过程中不时拌嘴,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偶像——小田哥哥。今年正在读研二的田龙辉是一名志愿者,小倩和小力都非常崇拜他,常追着他提问。田龙辉也乐此不疲地回应着每个孩子,无论是课本里的知识,还是他所学的专业。

  改变悄然发生

  一直以来,官渡区润土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服务,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关注和帮助困境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项目,已成为该中心的一个品牌项目。 

  给“小候鸟”一个家——随迁儿童关爱项目于去年11月启动,已经陆续开展了近20场活动,包括在传统节日节点走进校园和社区,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主题活动,每周末的公益课堂以及亲子邮箱、青少年心理团辅、儿童赋能活动等,本周进行的则是兴趣培养活动。

  “我们希望给孩子赋能的,不仅有思维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还有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合作能力和融入环境的能力等。”谢邓颖说。这次的兴趣培养活动方案,就是谢邓颖带着其他社工和志愿者一起设计的,他们希望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有一些改变在悄然发生。10岁的小明刚来参加中心活动时,是一只“愤怒的小鸟”。他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或做手工时,非常急躁,特别容易发脾气,谢邓颖引导他在纸上的“小小动物园里”画出能代表自己的小动物,小明便画了一只凶狠的狮子。谢邓颖一步步耐心引导询问他,为什么会选择狮子代表自己?小明说,自己在学校里很容易和其他孩子挑起冲突。

  社工和志愿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会在之后的活动中,把小明安排在情绪较稳定的大孩子那一组,一方面引导小明学习和模仿小哥哥和小姐姐照顾别人、乐于分享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对他不守纪律、故意破坏团队协作的行为,用更加严厉的口令制止和纠正。一段时间之后,小明变了,他会带零食来和小伙伴、老师一起分享,变得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朋友也多了起来。

  谢邓颖说,花田社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比达90%以上,这群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更加独立,但他们或多或少都面临家庭陪伴少、适应性挑战及环境融入等方面的难题。她希望通过创新的公益活动方式,为“小候鸟”搭建起更加顺畅的融入桥梁,促进社交互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给“小候鸟”一个家——随迁儿童关爱项目将持续一年。下一步,还将开展亲子教育、家庭环境微改造、专题安全教育等系列活动,帮助“小候鸟”优化亲子沟通或打造小微学习空间 ,让越来越多的“小候鸟”在昆明享受更加自由、广阔的成长空间。

  记者杨艳萍摄影报道

  (文中所涉及未成年人均用化名)

  相关新闻

  盘龙区“我们的小孩”假期托管开班

  本报讯 记者杨艳萍报道 近日,盘龙区2025年“我们的小孩”寒假爱心托管班开班,吸引了近200名少年儿童报名参与。

  为有效解决辖区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难题,共青团盘龙区委积极响应,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启动盘龙区2025年“我们的小孩”寒假爱心托管班招生工作。为确保托管班顺利开班,共青团盘龙区委相关负责人带队,对托管班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实地调研。调研工作聚焦食品安全、点位设置和资源链接三大方面,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优质、有内涵的托管环境。

  在食品安全方面,共青团盘龙区委负责人实地考察了配餐企业,对食堂卫生、品质及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1月3日,家长及托管班管理人员代表参加了餐品试吃会。在点位设置方面,团区委在活动报名前期就预报名的6个托管点位进行实地走访,对设施设备、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等进行全面检查。此外,团区委还组织托管班管理人员开展了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托管班为孩子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包括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及体验活动等。共青团盘龙区委一方面招募高校志愿者参与托管服务,为孩子辅导假期作业;另一方面整合辖区能人能手,开展兴趣培养课程,如手工、绘画、围棋、机器人等,为孩子们提供全面教育。同时,整合辖区各单位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如消防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等,让小朋友度过一个充实又快乐的假期。

  下一步,共青团盘龙区委将继续发挥自身职能和组织动员优势,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各方志愿服务力量,丰富托管服务内容和活动载体,努力把爱心托管班办成家长放心、社会认可、孩子有获得感的品牌项目,助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