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4年12月30日 >> A05
返回频道主页
园区经济中的科技含量
创新链融入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4-12-30
  云南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生产线。


  岁末,高新区传来好消息,在2024年第四批备案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中,高新区有13家企业通过备案审核。今年,高新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备案73家,占全市备案总数的11.2%。

  一直以来,高新区都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和“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宗旨,牢牢把握“高”“新”发展定位,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之力,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高新区坚持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园区新一轮发展的“脊梁”。高新区紧扣贵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补“链点”、强“链条”、稳“链主”,引入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1个创新平台,政校企协作共建昆明闻泰数字产业学院,园区内聚集全省80%的信息产业知名企业,主导产业规模和能级稳步提升。今年1—10月,高新区完成主导产业产值488亿元,同比增长7.7%,占园区总产值的91.4%。

  同时,高新区把解决“卡脖子”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引导企业聚焦主导产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其中,“稀贵金属溅射靶材及关联微电子器件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等6个项目获202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云南贵金属实验室高纯超薄金带技术等3项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云南大观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生物防治的主推技术和典型成功案例向全球推介;思安生物在国内率先合成第一代发光底物AMPPD,成为国内唯一全产业链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研发和生产厂家。

  高新区还开展“主动对接RCEP、促进开放平台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三年行动,引导骨干企业组建主导产业“走出去”联盟,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国际市场布局。昆药集团、沃森生物、贝泰妮等企业在境外累计设立8家研发机构。高新区成为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园区,名列第29位。

  另外,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保障体系,上线“昆明市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发行全国首单稀贵金属新材料知识产权保险。参与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总规模2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园区获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

  厚植沃土万木兴,换得有凤远方来。高新区将持续探索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体系;持续推动优质资源在高新区聚合、聚变,加快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创新生态系统。 记者郭曼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