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4年12月22日 >> A04
返回频道主页
都市
昆明一年组织百余次培训防控红火蚁
发布时间:2024-12-22

  

  本报讯 首席记者廖兴阳报道 “么么,这个蚂蚁还能要人命,太恐怖了嘛……”日前,在大观公园举行的2024年昆明市红火蚁防控技术培训会上,有市民发出惊叹。

  本次活动主办方昆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红火蚁防控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西山区政府等,在培训现场发放红火蚁识别、监测、防控等资料和药剂,推动全社会共防共治。活动吸引了一批市民参观学习。来自西山区的木阿姨说:“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小小蚂蚁,危害竟如此之大!”

  培训会现场,参训人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了现场识别、药剂使用、蚁巢挖掘等实操演练,确保参训人员会识别、会防治、会操作、见实效。

  红火蚁究竟是什么昆虫、来自哪里、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培训现场进行了详细讲解。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王德海介绍,红火蚁源自南美地区,是全球100种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红火蚁通体呈红褐色,外形与常见的蚂蚁相似,长约3毫米到6毫米之间,看起来其貌不扬,似乎并无特别之处,但危害性很大。

  培训资料显示,红火蚁主要有“三宗罪”:一是破坏区域生态结构。红火蚁适应性很强,入侵后往往迅速发展为优势种群,不仅将该地其他类型蚂蚁、蜘蛛等有益昆虫“赶尽杀绝”,而且采食相关植物根茎等,使得原有生态结构遭到巨大破坏,造成生态严重失衡。二是导致农作物减产。红火蚁采食农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根茎等,搬运蚜虫、蚧类等农作物害虫,传播植物病虫害,直接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三是威胁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红火蚁受到干扰后不仅不会四散逃生,反而会产生极强的群体攻击性,通过蜇咬将毒液注入受害者皮肤,让容易过敏的人出现脸红、荨麻疹,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出现呕吐、头晕和休克等症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桂圆介绍,2013年12月,昆明在宜良县首次发现红火蚁。次年,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加强红火蚁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15—2017年全市农田无红火蚁发生。2018年后,红火蚁出现再扩散,按照国家、省级安排,昆明市农业农村局等9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2024年以来,昆明各级各部门共组织红火蚁防控技术培训118次,培训4568人次,发放红火蚁识别防控海报、折页、手册等共计32816份/次。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开展统防统治4万余亩/次。

  专家提醒市民,发现疑似红火蚁巢穴,请及时联系辖区植保站或农业农村等部门,由专业人员实施灭害处置和防治措施,切勿自行处置,以免造成伤害和扩散。

  短评

  打好防治有害生物阻击战

  廖兴阳

  “小蚂蚁,大危害!”这是现场培训会上,专家和市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由于是外来有害生物,市民对红火蚁的认识不足,加之红火蚁个体微小,其危害具有一定隐蔽性,市民易放松警惕。然而,红火蚁不仅具有主动攻击性,而且其毒液轻则造成人体疼痛、瘙痒等过敏症状,重则危及生命。此外,“发生广、扩散快”是红火蚁危害的第二大特征。红火蚁繁殖速度十分惊人,红火蚁蚁后每日可产卵1500—5000粒,而一个蚁巢中会有数只甚至数十只蚁后,这意味着一个红火蚁巢日繁殖量是以“万”为单位计算,可在极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庞大的有害生物群。同时,红火蚁具有“水陆空”立体扩散特点,即具有飞翔、随水面漂浮物以及陆地分群扩散的迁移习性,还可通过苗木运输、物流、邮件等渠道传播,令人防不胜防。

  当前,尽管昆明建立了9个部门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但大多数人民群众对红火蚁的认识了解不足,时有市民被红火蚁咬伤送医的消息见诸媒体。因此,有必要发动一场防控红火蚁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的广泛宣传。特别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好奇的特点,要以多层次宣传,动员广大市民参与,打好防治红火蚁等有害生物的阻击战,形成人人会识别的红火蚁防控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