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盘龙分中心与盘龙区供电局探索“电力网格员”入网模式。盘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
今年10月,盘龙区在全市率先探索“电力网格员”入网模式,近200名“电力网格员”以“进网入格”的方式串联网格资源,开展政企联动,提升涉及电力设施的城市部件网格案件协同处置效率。这是全市网格化服务触角延伸、为企业提供深度服务的一个缩影。
2024年是昆明市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建设全省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的关键之年。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模式精细化、智能化的治理优势,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以“有深度、有温度、有速度、有广度”的“网格+营商环境”新理念,助力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市网格中心始终坚持以精准服务营商环境为工作重点,不断加深基层服务深度,将楼宇、商圈、园区、厂区、企业等作为独立网格,为实现营商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当前,依托全市21577个五级网格,实现了统一指挥、五级联动的组织架构,同时整合基层多套网格,形成了网格监督员、综治、警务、城管、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力量下沉网格的服务体系。在精准服务营商环境的背景下,电力网格员、企业网格员等更具针对性的网格员群体也逐渐加入到服务行列之中。
与此同时,作为城市的“眼睛”,网格员不断提高营商环境问题收集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商圈、园区、商铺等周边的日常巡查。“今年以来,受理处置涉企网格案件1万余件,涉及16个管理领域,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市网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企业从投资开办到发展经营,总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合力解决。运用“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也成为网格化服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具体实践。“‘吹哨报到’机制在以往的实践中有效整合了各职能部门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现在也成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助力。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的统一指挥调度,解决了以往多头执法、无人监管、推诿扯皮等问题。”市网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市通过“吹哨报到”机制已解决各类涉企难题262件。
同时,网格中心还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联动,对群众、企业、商户等反映的时效性较强的诉求进行“接诉即办”,借助网格的系统联通优势,大部分诉求均实现在一天内办结反馈,网格速度不仅守护了群众安全,也解除了商户的后顾之忧。
数字化是城市治理重要创新手段,更能助力解决城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目前,在打造畅通快捷、覆盖多元的投诉渠道的基础上,无论市民、商户还是企业,都能通过微博和“网格昆明”“网格滇池志愿者”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反映营商环境相关诉求,形成接件、受理、转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切实保障诉求高效处置。依托网格化管理的海量数据,市网格中心已实现多种方式抓取涉及营商环境相关诉求的功能,对涉企诉求与网格数据可进行关联分析,对反映集中的焦点问题、典型问题及突发事件等提前研判,提高预警能力和处置效能。
“网格虽小,却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最贴近企业、最有活力的单元。未来,市网格中心将继续以城市大脑运管中心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汇聚助企服务资源,探索‘一网统管+营商环境’应用场景,扩展营商环境案件类别,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市网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全市网格化服务也将逐步形成网格管理“有为”、企业需求“有解”的网格工作格局,以网格化管理小切口,赋能营商环境大治理,为持续擦亮“四季如春营商环境”品牌贡献更大的网格力量。
记者孙潇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