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一个窨井盖坏了,要等上报审批完,才能还路于民。‘社区社会企业’可以让社区自身产生造血功能,满足社区多元化需求。”盘龙区青云街道西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晏晨熙近日说。该社区自成立云南省首家“社区社会企业”以来,社区居委会作为公司特别法人,盘活约2000平方米社区公共空间资源,促进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减轻各级政府财政压力,着力解决社区治理缺人、缺钱的问题。
盘活社区公共空间资源
今年5月28日,云南省首家“社区社会企业”——春归西友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在西林社区成立,该公司由社区居委会作为特别法人,通过市场行为,盘活社区资源,使其发挥最大价值服务社区居民。
“一场兴趣课只要30元,远低于市场价。”晏晨熙表示,通过社区合伙的方式,春归西友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又与市场主体合资成立第二家“社区社会企业”,投资200万元打造社区综合体,通过以空间换服务、换收益的模式,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入驻,盘活约20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空间资源,构建一个集托育就业、社区助餐、家政便民、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服务平台,为社区提供多样的便民服务。这个空间完全免费开放,满足社区全龄段友好需求。
截至目前,这里已探索引入托育就业服务、儿童游憩服务、儿童发展中心、社区助餐服务、家政便民服务、文化休闲服务、青年人才驿站、青年之家小剧场等内容,覆盖各类群体3000余人。
“以创带就”帮助大学生就业
西林社区还聚焦创业就业,坚持多方共治理念,成立社区双创中心,积极培育大学生创业企业。目前,已成功孵化和引入昆明璟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南文武门文产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通过“以创带就”的模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20个。云南文武门文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举表示,公司培育的新媒体工作室已经接手不少市场项目,去年营收40多万元,运动板块业务的5人团队盈利达20多万元,“小枣营造社”则致力于城市社区更新和活化等项目,涉及城市彩绘、城市家具更新等。
西林社区还通过“社区主动引领+企业自主运营”的模式,探索发展多功能、多形式的便民、利民、惠民社区集体经济新模式、新路径,引入社会组织及服务业态、吸纳社会慈善资源为社区所用、居民所享,高效结合辖区企业资源优势及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与服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度融合,促进社区发展。
以社区社工站为平台,西林社区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建设,将“用服务换空间”“租赁工位”“共享空间”等基层智慧转化为激活社区孵化基地的实际举措,为入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出的初创期机构提供办公场所、注册协助、咨询服务和业务培训等专业服务。目前,西林社区引入的服务业态和社会组织有昆明市盘龙区彩云青年服务发展中心等10家。其中,面向辖区独居老人、高龄党员等老年群体开展“一个人的剧场”项目已举办3期,为12户家庭表演节目27个;积极承办“我们的小孩”周末、寒暑假托管班,累计为辖区内200余名青少年提供优质的公益兴趣班服务。
记者赖婷婷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