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4年11月19日 >> A06
返回频道主页
西山区探索“1681”模式 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19


  充满童趣的提示标语、卡通儿童书房、贝壳公园、商场里各种卡通指示……日前,记者在西山区看见,这些“一米视角”的儿童友好设施总会与市民不期而遇。

  为进一步高效助推昆明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今年以来,西山区通过“1681”模式全域联动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让全区38万余户家庭和12万余名儿童享受多样化儿童服务。

  从顶层设计到政策支持,西山区实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儿童发展规划一个融合。西山区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正在实施的儿童发展十年规划目标、任务和机制有机融合,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使儿童规划工作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同推进。

  接着,打造儿童友好6类示范点。西山区严格按照昆明市空间、医院、学校、公园、图书馆、社区6个领域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引,打造出儿童友好综合示范社区5个、医院1个、学校4个、公园5个。

  同时,开展8项特色工作,项目化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西山区紧扣社区儿童多元化服务需求,实施“与‘童’一起·共绘西山”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200余场,覆盖儿童4000余名。

  探索建立儿童参与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机制。西山区在前卫街道前卫社区成立了“小太阳决策团”儿童议事会,为15名儿童代表颁发了聘书,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社区发展和社会治理中,提升儿童的获得感和参与感。

  拓展儿童成长空间助力城市建设。西山区积极拓展儿童友好空间,打造了云南省第一批儿童友好公园矩阵壳壳乐园、南文蜜糖公园、文星公园及云南省首个儿童友好文创园春雨937工业文化创意园、西山区首个大型儿童友好城市阅读空间春晓图书城,为儿童营造适宜的城市空间。

  融合农文旅资源打造儿童友好研学路线。通过挖掘西山区民族、历史、自然等文旅资源,综合打造自然风景、文博研学、City walk城市漫游、红色爱国主义文化、最美乡愁等6类具有西山特色的儿童友好21条精品研学路线,让孩子们拓宽视野,亲近自然。

  建立未成年人“法律生日”制度筑牢法治基础。西山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8岁、12岁、14岁、16岁、18岁“法律生日”制度,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向未成年人及家长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家长和孩子的法律意识,让法律成为孩子的“保护伞”和“约束绳”。

  优化教学模式营造良好家风环境。西山区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组织20.8万余名家长参加家庭教育培训,使更多父母成为“合格家长”。

  开展关心关爱服务助力特殊儿童成长。西山区联合多家爱心企业,以“儿童友好·与星相伴”为主题,对西山区特殊教育学校、昆明市蒙多贝儿童发展指导服务中心的30名孤独症儿童开展关心关爱系列主题活动,让这些特殊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

  创新宣传方式营造儿童友好舆论氛围。以“关心、关爱、尊重儿童”为主题,西山区拍摄发布了《创建儿童友好城市,让西山与美好携手“童”行》《看见儿童 “西”望未来》宣传视频。通过“线上宣传+线下活动”的形式,在各类活动中植入“儿童友好”理念,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

  “儿童友好,让西山更美好”是西山区推动儿童友好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接下来,西山区将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契机,着眼“一米高度”的视角,持续推进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教育资源优化与拓展、儿童权益保护与关爱等工作,让城市建设更有温度,为全区儿童创造安全、健康、包容、友好的成长环境。记者李杭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