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 凯
“需要无利息贷款吗?”很多人都接到过这样的电话。究竟是诈骗电话还是推销电话,大多数人不深究, 更多人是直接挂断。试想,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免费给人用钱,那金融机构“吃”什么?
随着“贷款”的花样翻新,一种“蒙面”高利贷浮出水面,让人防不胜防,部分网络平台以物品租借和回收为名放贷,即通过租借手机、回收购物卡、回收黄金提货券等获得贷款。如果你办了,等待你的将是“砍头息”,部分年化利息高达400%。这是近期警方调查发现的新情况。
一些非法放贷平台越来越“与时俱进”,一改过去“放贷—收债”的套路,将手机、黄金、购物卡统统换上“马甲”,将放贷行为包裹在回收实物或虚拟产品的外衣里,然后将环节拆分,增加犯罪隐蔽性。只要有人接到“手机租借”“回收购物卡”“购买黄金提货”等即申即放、无需担保的电话,很容易“上钩”,落入高利贷陷阱。
非法放贷平台之所以把放贷环节复杂化,就是通过复杂的实物或虚拟物品流转,把想贷款者“套”进去。一旦这样的放贷被看成是正常交易,试着操作,那么十有八九会被“坑”。针对当前非法放贷出现的新变种,既要加大精准打击力度,群众也要增强防范意识。如有资金需求,可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申请贷款。若遇被“套”,需及时报警,防止经济损失。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