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恩国报道 10月15日,记者从官渡区小板桥街道获悉,鸣泉社区针对城中村居住条件较为简陋的状况,坚持党建引领村改居,融合发展基层治理新路径,把老旧出租房改造提升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深入推进,通过牵线搭桥开展内部提升改造,解决老旧房屋出租难的问题。
作为一个典型的村改居社区,鸣泉社区东连汕昆高速、南接昆磨高速,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辖区有骏骐干菜市场、新广丰食品批发市场、得胜家居等11个大型专业市场,吸引2.6万余名外来人口,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短期出差人员以及来昆旅游人员,租房需求旺盛。然而,社区出租房设施配套不一,集体和居民租房收入低、空置率高,需投入人力物力维护,影响居民收益。
为此,鸣泉社区以鸣泉村一、二、三组为试点,由社区主导、居民小组牵头,引入专业公司,与辖区有意愿的居民小组、居民签订租赁合同。合同签订后,租赁方升级改造出租房并运营,打造高品质公寓式出租屋。对居民来说,这样的方式省时省力,减轻日常维护负担,委托专业公司管理不仅提高效率,也能减少纠纷风险,保障自身权益,租金收入稳定。
要“面子”也要“里子”,有力度更有温度。在前期工作中,鸣泉社区组织召开党委会、党员会和居民代表会,研究项目可行性。社区健全管理体系,努力构建全覆盖、无缝隙的党建管理网络,确保充分满足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迫切需要。社区“三委”成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分片入户向居民介绍出租屋翻新改造规划和收益分配等情况,帮助居民消除顾虑,给居民吃下“定心丸”。
“我家的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比较旧,20个房间每年租金不到5万元,每隔一段时间还得修水电线路。现在第三方配了床、沙发、电视、冰箱等家具家电,按合同收租就行,每年租金也涨到7万多元。”居民李绍坤说。
目前,租赁方已投入600余万元资金,与社区35户居民签订合同,并顺利完成出租房的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出租房焕然一新、设施齐全,为租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也为居民带来稳定的租金收入,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