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晓莉报道 10月8日,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藏医曼唐馆”开馆暨国家三级博物馆挂牌仪式,在云南中医药大学呈贡校区举行。
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位于云南中医药大学呈贡校区校园内,总建筑面积 4651.59平方米,有13个展厅,馆藏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古籍文献60余部、文物实物200多件、藏医曼唐80幅、中药民族药材标本3000多种、腊叶标本1万余份。其中,国家一级珍贵文物1件、三级珍贵文物87件,是云南省唯一的传统医药专业博物馆。2010年开馆至今,接待15万余人次,科普活动长年不断,已成为弘扬云南传统医药文化的窗口以及中医药、民族医药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交流、学习的平台。今年8月底,该博物馆晋级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随着‘藏医曼唐馆’正式开放,博物馆收藏体系将更加完善,展示内容更加丰富,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受中医药与民族医药魅力的平台。”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邱勇表示,藏医学作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以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方法和药物体系,在高原地区人民的健康保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曼唐”是藏语,其中“曼”为医学,“唐”为唐卡,是指把藏医药学相关知识,通过唐卡这一绘画艺术形象直观表现出来的医学挂图。“藏医曼唐馆”展出的80幅曼唐作品由尼泊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圣彼得堡博物馆馆藏的《四部医典》藏医唐卡为蓝本手工绘制而成。这些唐卡作品在风格与色彩上独树一帜,展现出了别样的艺术魅力,让观者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藏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承担了中医药的科普、教学、科研等多重角色,为云南省中药和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藏医曼唐馆’开馆,是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件盛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藏医药瑰宝的机会。”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藏医曼唐馆”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期待它能够吸引更多的研究者、爱好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探索唐卡艺术的奥秘,让这一古老艺术形式与中医药结合起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开馆仪式上,“藏医曼唐馆”虚拟展厅也正式上线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数字博物馆。“藏医曼唐馆”在分享和传播藏医学知识的同时,将推动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树立了高等学校建立博物馆的典范。学校目前正在对网络预约参观流程进行优化升级,对“藏医曼唐馆”感兴趣的市民,届时可以通过“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