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孔
“想感受濒死的感觉”“想找点刺激” ……权威媒体的报道,让一些青少年“嗑药”成瘾这个沉重的话题摆在了人们面前。那些被懵懂无知群体视为“美味健康养生食谱”的药物,均为处方药或者麻精药品,其销售、使用均有严格规定。不能随便吃,由于可以轻易买到,导致有青少年吃药成瘾,危及健康。
是药三分毒,何况是处方药或者麻精药品。为何仍有人爱吃?主要是一些青少年希望通过服用,来缓解情绪失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更有一些人是出于好奇心理而服用。药品用于治疗疾病时是良药,当被滥用时就易造成药物成瘾,由此带来严重的个人健康、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换个说法,这就像吸毒。
按照规定,处方药是为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麻精药品的销售管理则更加严格。如果这些规定都执行到位,那么这些药就很难流入青少年手中,从源头上阻断了“嗑药”成瘾的可能性。但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层层设置的屏障破防了,购买此类药品就像买零食。比如,有人大张旗鼓地在社交平台分享使用心得、购买渠道,引得不少人跃跃欲试,不法者于是瞄准目标客户,为其提供药物;一些线上售药平台,想方设法逃避监管直接售卖;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居然是消费者自行选择药物,再由互联网医院随后补方。这种“先上车再购票”的做法,明显违反规定,但却大行其道……
处方药、麻精药品的暗流涌动,对青少年构成了严重威胁。前段时间,黑龙江省安达市一名14岁初中生因在课堂上服用处方药卡马西平而昏迷,被紧急送入ICU抢救。事发后,该初中生称,“这药吃了能致幻,可以放松心情”。青少年的无知,加上商家的无底线,产生的后果很可怕。如果漏洞不堵上,非法利益链条不斩断,此类行为会层出不穷。
医治“嗑药”成瘾,保护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要完善药品销售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经营主体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标准,让其有法可依。同时,压实平台责任,严格审核售药主体的资质,严格监控销售行为,防止处方药在未成年人群体中被滥用,保障好用药安全。另外,学校、家庭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管和引导,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有病正确用药,无病别乱吃药,不然健康人也会变为病人,遗祸无穷。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