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4年9月10日 >> A05
返回频道主页
热点话题
共解外卖骑手“进门”难题
发布时间:2024-09-10

   □ 小 丁

  “外卖车不能进小区”——当外卖小哥风尘仆仆欲进入某高档小区时,被门卫拦下。外卖小哥反复求情,保安还是不“通融”,说是小区规定,为了安全,必须让点餐人到门口来取。外卖小哥无奈,只能拨通点餐者的电话,电话传来的是无尽的责怪,外卖小哥是一脸的无奈。

  类似这样的事情屡有发生。既然不让进,一些外卖骑手就会强行跨栏闯入,也因此,不时与保安发生语言和肢体冲突。为了订单,有的外卖骑手甚至放弃尊严给保安下跪。因外卖车不能进小区,有的外卖员只能骑平衡车去送单,但担心超时。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小区对于外卖人员“只提醒,不强行拦”;有的小区骑手登记,即可进入小区;有的“守门人”也很友好,见到“外卖车”直接让进入,当然也可能是怕住户来“质问”。

  外卖已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不管从哪个角度讲,为了方便,消费者希望把外卖送上门,外卖小哥也希望一路无阻,直接把东西送进下单者家门,这样才能相互“成就”、互惠互利。一些小区和单位不让快递员骑车进入,表面看是为了管理的需要:外卖员骑着电动车穿行,会增加安全隐患。深层次看,是一种“画地为牢”的任性和“霸权”,谁赋予保安有权对外卖小哥做出限制性规定?

  就算有卖员随便进出小区,出现乱停乱放电动车、车速过快撞倒业主等情况,但总不能把外卖统统“拒之门外”。如何平衡需求、做好管理、提供服务,畅通配送“最后100米”,这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外卖骑手追求效率,耽搁一分一秒,都可能变成罚款和投诉;保安希望没有“陌生人”打扰,闭着眼睛好管理。这是一对矛盾,矛盾背后,是双方分别承受的系统压力。而不时发生的冲突事件,折射出行为边界、基层治理、平台规则、制度建设等深层次问题。

  如何更好破解难题?专家认为,应推动更多主体介入,业主的事共同协商。比如一些小区制定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外卖员只要登记一次,下次进入小区,报号即可,提高了送单效率;有的小区推行“高大上”的电子通行证,外卖员扫码就能进入,找楼也更方便;有的小区通过人性化设置临时停车区、送餐柜等设施,方便住户取件,更好地平衡效率与安全,共建“骑手友好社区”。

  畅通外卖配送“最后100米”关乎消费者、外卖骑手、平台企业的切身利益,需拿出方案,强化制度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相互理解、多一些温柔以待。只有这样,诸如此类的民生问题才能找到“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