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暑假作业,有的孩子还因此产生了“开学综合征”。如何应对这个情况?8月20日,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穆仁早一行做客《春城热线》,为家长和学校支招。同时,就市民普遍关心的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等话题进行交流,并接听市民热线。
全市提供优质学位40余万个
自《昆明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以来,全市新增137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34%,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达88%,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昆明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石林县在全省首批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国家评估认定,省一级普通高中实现县域全覆盖,全市高考质量持续提升,“县中困境”逐步化解。全市成立7个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职业教育实现新突破。全市组建75个基础教育集团,提供优质学位40余万个。穆仁早表示,总体来看,三年行动计划执行有力有效,工作成效显著。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昆明市民“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越来越多。对于大家关注的如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的问题,穆仁早回答,一是按照“填空白、补短板、优布局”的思路,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推进集团化办学;二是遵循学段衔接、资源共享的原则,稳妥推进学区制管理;三是着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四是着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2025年通过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的县达到40%;五是持续推进普通高中质量和特色并举;六是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强产教融合,力争2025年全面达标;七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家校社合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开学在即,有家长咨询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开学综合征”。对此,穆仁早建议,开学前一周和收假第一周,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耐心,学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等校园活动缓解学生压力,积极引导学生分享总结暑假学习生活的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针对开学前因假期作业产生的家庭问题,可以因地制宜设置作业缓交期,允许孩子在一定时间内补交作业,保证孩子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新学期的学习中。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备受关注,昆明市教育体育局成立昆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累计建成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152所、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178个、中小学心理辅导室722个,7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法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师生拥有更健康阳光的状态,昆明市将继续坚持按“五育并举”要求组织教育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园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并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适时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同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文化活动相结合,指导各地各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校园心理剧展演等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营造生命和心理健康高于一切的校园心育环境。此外,学校也会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科学育儿和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
推进体育场馆改造满足演出需求
在全民健身方面,市民通过热线为昆明市39所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在暑假期间试点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举措点赞。据介绍,丰富公共体育设施是昆明市政府2024年“10件惠民实事”之一。近年来,全市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城乡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为100%,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在全省率先试点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既是回应群众健身诉求、办好民生实事的具体举措,也是探索以共建共享方式解决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尝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运动健身的好去处。
对于市民关注的昆明市体育场馆承办大型演出能力的问题,穆仁早介绍,为迎接2026年在昆明举办的省运会、省民族运动会和省残运会,昆明市对体育场馆的改造列出计划,正在推进实施,其中包括对拓东体育馆的改造。未来将更好地满足群众体育运动的需求,也为大型赛事及演出提供场地保障。
记者余苏晏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