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4年8月2日 >> A12
返回频道主页
老昆明的地名诗、地名谣,听过的都说好
发布时间:2024-08-02


  本版制图/美编范敏


  □《昆明城脉》连载之九十六

  朱净宇

  老昆明地域不大,有“三里三分穿城过”之说,却也有两堆、三坊、十三坡、十八铺,城乡内外街道150余条,大小巷道400多条。民国初年的《昆明市志》所载街巷名就有490个,“列市纵横,极为繁盛”,各有其名,积淀了大量昆明地理、地貌、环境、历史、人文、民族、民俗、民风、物产、经济、生产信息,成为昆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回眸千年城史,昆明有童谣唱道:

  四间高,中间平,样子仿个盆。

  昆明坝子大,很早就有城。

  要问盖城呢事,说也说不成。

  谷昌城,苴兰城,有多大,咋个开门?

  拓东城,鄯阐城,在哪点儿,住哪些人?

  轱辘团转问过来,整清脉络有点儿神……

  老舍说,昆明街名多半“雅美”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著名作家老舍到云南讲学,在昆明住了两个半月。初到昆明,住在翠湖边的靛花巷。在老舍的印象中,“靛花巷是条只有两三人家的小巷,又狭又脏。可是,巷名的雅美,令人欲忘其陋”。老舍称赞道:“昆明的街名,多半雅美。金马碧鸡等用不着说了,就是靛花巷附近的玉龙堆、先生坡,也都令人惊喜。”(《滇行短记》)

  老舍提到的这几个地名都在翠湖边,它们的“雅美”都有些来头。靛花巷又称定花巷,实在不如靛花巷雅美。据说早年有一王姓人家在这里开靛染作坊,因为手艺出众,被称为“王靛花”,此巷也就被称为“靛花巷”(今称定花巷)了。

  玉龙堆是翠湖北岸的一片高地,在今翠湖北路一带。“堆”就是积土成堆的高地。明代这里叫佛护里,清代改称玉龙堆,据说就因为这里地势较高,四围低湿,南临九龙池(今翠湖),早年附近建有小玉龙寺、白龙寺和黑龙祠,地随寺名,称玉龙堆,为昆明“十五堆”之一。

  先生坡也在翠湖边。清末每年举行乡试的时候,云南各府、州秀才要到贡院(今云南大学东陆园)应试,为了方便,不少人住在这条坡上的馆舍里。当时民间称秀才为“先生”,这里一时“先生”云集,被称为“先生坡”。还有一种说法,乡试之时,不少负责誊录、考务的先生会入住这里的馆舍,所以叫“先生坡”。

  旧日云南贡院正门称“龙门”,大门之外,西有贡院坡,贡院门口的街道称贡院街,登上贡院的石阶称龙门路。贡院街南原有座石桥,称龙门桥,要登贡院,须过龙门桥,再上龙门路,然后进龙门。在贡院通过乡试,考中举人后才能入京应试,有“一登龙门,则身价百倍”之意,这样就“直上青云”了,于是贡院街又改名青云街。贡院西边直到大西门,是当年各州县应考生员云集之地,大有文士如林的气象,故称文林街。文林街西又有龙翔街、凤翥街相对——“龙翔”而“凤翥”,寓意古雅,雍容大气,对仗工整。翠湖东路还有皇华馆,专供主考官在乡试前后寓居。此中靛花巷、先生坡、青云街、文林街、龙翔街、凤翥街等地名保存至今,以证老昆明地名之“雅美”。

  再看老昆明市中心,正义路中段东侧有庆云街,西侧有景星街,街名对仗而典雅。祥云街有“彩云南现”之意,云瑞路有“天开云瑞”之坊;四宝巷指“文房四宝”,宝华巷寓“物宝天华”;远照巷遥对圆通寺,取意“佛光远照”;朝阳巷口即太阳宫,以“丹凤朝阳”立意;九成里寓“禹铸九鼎”,竹安巷意为“竹报平安”;培元巷意即“培养正气”;宝兴巷又有“宝藏兴焉”;知止巷取“知其所止”,达理巷更“知书达理”,无逸里出自《尚书》之篇名“无逸”;里仁巷出自《论语》之“里仁为美”;鼎新街意为“鼎新轮奂”,出自唐代的《颜真卿集》;正阳巷取自“漱正阳而含朝霞”,出自战国时屈原的《远游》……如此等等,堪称雅美。昆明是世界闻名的春城,地名又多“春”字。如长春路、长春坊、长春观、富春街、知春街、春登街、春泉巷、春登里、殷春楼等,此外还有如安街、景虹街、桃源街、瑞拱巷、静安里等,琳琅满目,“雅美”不胜收。

  老舍在昆明时,盘龙江边的珠玑街还是活猪市场,称为猪集街。后来猪市搬迁,昆明人登报征求新街名,最后取《楚辞》中“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之“珠玑”为名,意为珠玉荟萃、美丽之地——“雅美”之至。

  距老舍在昆明住的靛花巷不远有条小巷,早年巷中住着两个聋哑小孩,得名小哑巴巷,民国初年改为小哑巷,后再改小雅巷,马上就有《诗经》篇名之意,大见“美雅”。还有个北城脚,也距老舍住处不远,当年偏僻荒凉,荨麻丛生,先叫荨麻地,后称荨麻巷,因地近西南联大,住过不少文化名人。20世纪50年代后附近云南大学、昆明师范学院和昆明工学院迅速发展,三校师生入城多经此巷,一时文化人川流不息,文气骤升,荨麻巷也改名文化巷,大见“雅美”。前面提到的凤翥街,原分三段:北段称关厢;南段称打猪巷,又称长耳巷;中段有马店,歇店之马常在街上拉屎,人称马屎街——不雅之至,后三街巷合为一街,以文昌宫内凤翥楼命名,附近又建成学校区,马上就“美雅”起来了。

  愿景街名,一吉二福,国泰民安

  老昆明地名雅美,是因为老昆明人往往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倾注到街名巷名中了。如庆云街透出“彩云南现”,祥云街是“祥云如意”,景星街有“景星之瑞”,如意巷则“万事如意”,吉祥巷又“吉祥如意”等。

  “吉”是个好字,昆明有吉云巷、吉祥巷、吉安巷、吉星巷、吉兴巷等。昆明城中有五福巷,此之“五福”出自《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福气愿景。折射到昆明地名上,仅这一个“福”字,就有福生巷、福源巷、福升巷、福寿巷、福临巷、福荣里、福昌巷、福庆巷、幸福巷、祝福巷、庆福巷、受福巷等等。

  国泰民安是老昆明人寄托在街巷名称中的一大愿景,有光华街、兴华街、华兴巷、宏昌巷、复兴村、安邦巷、兴邦巷、云兴巷、大昌巷、曙光巷、朝阳巷等,有民生街、民权街、民政街、民生巷、民德巷、民强巷等,还有安宁巷、如安街、昆安巷、宏安巷、咸宁巷、致和巷、青宁巷、友谊巷、泰安巷、太平巷、太和巷、宏安巷、居安巷、静定巷、静安里巷、善庆巷等等。环城西路原称西昌马路,突出的也是一个“昌”字,有繁荣昌盛之意,为民国所修环城马路的西段,后经扩建重修,改名西昌路,把那个“昌”字留住了。

  还有一些巷名寓有健康长寿之义,如康龄巷、泰安巷、仁寿巷、康宁巷、延龄巷、康寿巷等,这也是老昆明人最为重视的愿景。当然,“富”字虽然俗,也是老昆明人的一个重要追求,于是有财盛巷、富有巷、光宗巷、宏昌巷、庆丰街、裕丰街、乐丰街、兴隆街等。

  昆明还有一批以吉祥神物命名的街巷,以此寄托老昆明人祈富避害的愿望。最有特点的是昆明的地方神金马碧鸡,相应地有金马山、金马关、金马村、金马路、金马巷等,又有碧鸡山、碧鸡关、碧鸡巷,二者合一还有金碧坊、金碧路等;老昆明多水患,在昆明人眼中,金牛和金鸡都能镇水,于是有金牛街,又有金鸡巷。龙是行云布雨的神兽,风调雨顺全靠龙,于是昆明就有龙翔街、龙井街、龙井巷、龙王庙街、龙泉路、龙泉巷、青龙巷、双龙桥、双龙巷、龙头街、龙门村、龙院村、黑龙潭、白龙潭、兰龙潭、盘龙路、小龙村等;和龙相对的是凤,昆明则有凤翥街、凤凰村;麒麟也是一大神物,昆明有麒麟巷——都全了。

  街名入诗入谣,又好听,又好找

  昆明地名雅美,信手拈来,便可入诗。早在明代,著名诗僧担当就有《金碧谣》曰:

  一关在东一关西,不见金马见碧鸡。

  相思对面三十里,碧鸡啼时金马嘶。

  此诗二十八字,金马、碧鸡两关的关名、相距的里程还有传说都写到了。

  昆明用数字命名的街巷名称不少,这些街巷记起来很容易,如一窝羊、一丘田;二纛街、二允巷、二道巷;三牌坊、三市街、三阳巷、三纛巷、三棵树巷、三台巷、三转湾、三阳巷、三合营、三益里、三分寺、三义铺、三元街、交三桥;四牌坊、四纛巷、四知巷、四吉坡、四端巷、四方井巷、四宝巷、四道坝、四合巷、四通巷、四荫里、四吉堆;五华山、五华坊、五华街、五福巷、五家堆、五家村、五里多、五里乡;六合巷、六甲村;七甲村、七步场;八大河、八角井;九成里、九兴巷、九龙池;十字坡、十字铺、前卫十字街等。数字最高的是“万”,叫万寿巷,因巷中有“万寿宫”得名。早年又有人以数字诗联辍昆明地名,亦可玩味。其一曰:

  一丘田,二纛街,

  三市街,四荫里,

  五里多,六合巷,

  七甲村,八大河,

  九成里,十字坡。

  另有一首:

  一窝羊,二允巷,

  三转湾,四吉堆,

  五福巷,六甲乡,

  七步场,八角井,

  九龙池,十里铺。

  还有谐音的:

  一窝羊,双龙桥,

  三市街,杮花巷,

  五华山,陆家地,

  气象路,八大河,

  九龙池,石咀村。

  老昆明街巷纵横,却无路牌门牌可寻,逛城购物,探亲访友,寻街问巷,几多不便。旧时昆明有童谣唱道:

  你家住在哪条街?紧转街。

  哪条巷?无底巷。

  多少号?一百零八号。

  又有人以街巷名入诗,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一诗读毕,街名、巷名也脱口而出,自然方便得多。其中一首七绝写道:

  济济人趋万寿亭,

  绣衣黼黻疏映星,

  皇城鼓角天威远,

  觐罢光华曙色高。

  诗中嵌有五华山上的万寿亭、五华山东南的绣衣街(今护国路一段),还有五华山前隔正义路相交的威远街和光华街——记的是通往五华山的几条主要街道。

  另一首七绝又写:

  福照滇南百万家,

  长春花接富春花。

  书声月朗东西院,

  太傅深恩被五华。

  诗中嵌有福照街、长春路和大、小富春街,还有东、西院街,即今光华街和福照街,还有太傅坊和五华山——清末云南巡抚衙门左近的主要街道都收在这里了。

  昆明大东门外的灵光街上原来有座灵光寺,寺内正殿有块石碑,碑上刻有六句诗:

  瑞气灵光,雾锁青门;

  吹箫引凤,凤凰展翅;

  月照四门,四门穿梭。

  诗中有五个地名:首句“瑞气灵光”指寺庙所在的灵光街,街上水池有瑞气上升;第二句“雾锁青门”说灵光街上有青门巷,巷内青门寺有温泉,热气蒸腾;第三、四句“吹箫引凤”和“凤凰展翅”说由此往南有吹箫巷,往东有凤凰山;第五、六两句“月照四门”和“四门穿梭”说由此往北有大古楼,一旁则有穿心古楼——此当为一首指路诗,刻在碑上,是做善事的。

  还有一首《五律》串昆明地名为诗曰:

  地势拥长虫,山川六诏雄。

  铜牛常镇水,金马每嘶风。

  筇竹连天碧,莲花近日红。

  玲珑珠市上,宝气顺成风。

  诗中所嵌昆明地名,有长虫山、金牛街、金马山、筇竹寺、莲花池、近日楼、珠市桥、顺城街等,亦无不“雅美”。

  昆明娃娃也有地名歌谣,那又是另一种感觉了:

  沈官坡上崴着脚,中和巷首擦点药;

  圆通山被老虎追,急了跳进八大河。

  东寺街,西寺巷,茅厕拐拐小楼上;

  先生坡,贡院坡,拐个弯弯逼死坡。

  还有一首:

  梅花开在黑龙潭,昙花开在昙华寺。

  菊花开在菊花村,莲花开在莲花池。

  梁家呢河,王家呢桥,

  潘家呢湾,苏家呢村,

  张家呢庙,严家呢地。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