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昆明市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昆明市详细规划成果规范》征求意见稿,旨在为昆明市详细规划编制提供科学的指导,切实提高昆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水平,使详细规划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均等化、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重点解决详细规划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怎么编、编什么”等问题。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导向作用
上述规划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做出的实施性安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等的法定依据。
《昆明市详细规划技术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包括总则、土地使用与布局、开发强度、人口规模与住房保障、城市设计、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蓝绿空间、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公用设施、综合防灾、地下空间、竖向规划、重点地区管控、附录15个部分。
《准则》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及绿美城市建设、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精细化管理为主要方向,将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导向作用。
《准则》明确了单元、地块两个技术层级,同步编制。单元层级重点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与相关专项规划进行衔接,并增补细化其他需要在单元层级管控的内容,侧重统筹性,强调刚性底线管控。地块层级是对实施治理的支撑保障,侧重实施性和弹性管控。
加强对社区的规划
《准则》在地块层级中,增加社区单元,与社区范围有效衔接,重点统筹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5—10分钟生活圈)空间配置,使社区治理、社区生活圈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相协同,推动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集中设置和共建共享。
对城市有重要保障支撑作用的幼儿园、中小学和独立占地的街道级、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变电站、消防站、燃气供应站、垃圾转运站、公交首末站等市政设施,在详细规划编制阶段,通过只规定容积率下限等创新方式,以鼓励建设为原则,为实施阶段按需建设创造条件,促进这些设施建设,尽快补齐城市短板。
为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补充完善社区生活圈设施,《准则》中明确街道级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的人均用地面积标准。同时,为了优化便民服务、增加街道级、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公共服务设施应临街集中设置,同时结合社区公园绿地、公交首末站等形成社区中心或街道中心。
此次同步推出的《昆明市详细规划成果规范》是昆明市详细规划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对详细规划编制内容、深度及表达形式等进行规范,同时提供成果文本样稿、图则样稿、说明书样稿、图纸样稿,有利于实现详细规划成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记者吴劲松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