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大代表在太平新城街道安化社区代表联络室接待群众。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
![]() |
近日,安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进“家站室”履职常态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旨在不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架起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促进代表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安宁实践。
2019年以来,安宁市共建成人大代表之家1个、人大代表工作站9个、人大代表联络室100个,实现代表活动阵地县、街道、村(社区)全覆盖。通过硬件提档升级、管理提标规范、功能提质增效,完善代表履职条件,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夯实代表履职基础,有力促进代表履职环境、履职能力、履职质量的提高。充分运用好“家站室”这一载体,发挥组织代表履职学习、宣传政策法规、接待服务群众、协商议事督政、接受选民监督等功能作用。代表履职尽责,积极参与和支持“家站室”的工作,勇于担当作为,主动服务群众,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履行好“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按照就地就便的原则,结合选区划分情况,在充分沟通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区域内各级人大代表编入代表工作站或者代表联络室,有计划地安排代表进“家站室”接待群众。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调研视察、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反馈、述职评议等多种形式的代表活动。根据代表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家站室”代表,为代表联系群众创造条件,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代表履职内容认真记录。2023年,组织代表进站活动400余次,代表参加活动1400余人次,组织学习培训1330人次,接待和走访群众5965人次,收到反映问题749个,形成议案建议141件,推动有关部门解决问题304件。
强化“双联”机制执行,广泛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双向互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根据各级代表的行业特性、专业特点和工作性质,精心选题,组织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接待。围绕“四个一”履职尽责办实事,即“提好一条有质量建议、促好一件为民实事、做好一次进站履职工作、开展一次民生实事监督”。人大常委会领导率先带头,坚持定期下沉街道、村(社区),进“家站室”接待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协调落实,办成了一批老年幸福食堂、便民服务设施、河道清淤等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实事。同时,代表在进“家站室”密切联系群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 盛维)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