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河清报道 “医生用舌黏膜为我重造了输尿管壁,治好了我的病。”刚出院的患者张女士说。日前,昆明市晋宁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巧用4厘米舌黏膜“移花接木”重造了张女士的输尿管壁,成功完成医院首例腹腔镜下自体舌黏膜补片修复输尿管狭窄术。
多年来,张女士患有继发性肾结石和肾积水。近日,她因高血压住院。检查后发现,她的右输尿管存在病变,于是从心内科转入泌尿外科进行治疗。泌尿外科医护团队为她进行输尿管镜检查,取了输尿管组织进行病检,并在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病检结果提示,她患有组织炎性病变。为了进一步排除尿路上皮癌的可能,医护团队联系了上级医院为她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检查,最终确诊她的病是输尿管炎性狭窄。
张女士留着双J管1个月后,返院进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中发现,她留置支架的狭窄段输尿管并没有明显变化。听到这个消息后,张女士十分焦虑。
泌尿外科主任李勇第一时间联系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肖行远支援会诊。两地医护团队综合评估后决定,为张女士进行腹腔镜下自体舌黏膜补片修复输尿管狭窄术。也就是说,用她自己的舌黏膜为她重造输尿管壁。
但是,李勇医疗团队尚未做过这种手术,于是请求肖行远一起帮忙做手术。在肖行远的指导下,手术团队从张女士口腔内取了一段长4厘米的舌黏膜作为“补丁”移植,与输尿管吻合,使狭窄管腔扩大。经过3小时奋战,医护团队成功为她打通了闭锁的输尿管。术后,她恢复良好,不影响咀嚼和说话功能。患者第2天下地活动,第7天就出院了。
李勇说,输尿管上段及中段狭窄修复重建历来是泌尿外科的一项技术活,手术难度高,如果无法进行输尿管断端吻合,以往只能选择肠代输尿管、自体肾移植手术等传统手术方式,存在很大弊端,结果是大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体内长期留置导管或肾造瘘佩戴尿袋持续引流尿液,这不仅对患者身心伤害大,还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现在,这种用口腔内舌黏膜修复输尿管的微创手术让患者有了新选择,不仅降低了患者创伤、并发症少,而且术后基本不会对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再次吸收,最大程度避免了内环境代谢紊乱。
为什么选择舌黏膜?李勇说, 因为舌黏膜光滑无毛,容易获取,长期处于湿润的环境中,并且具有较厚的上皮组织,弹性纤维含量高,固有层薄,毛细血管密度较高,有利于促进血运重建等组织学特点,而且舌黏膜不同于肠黏膜,不会引起泌尿系统、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