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孩子们正在上面塑课。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
本报讯 记者杨阳报道 今年暑假,嵩明县文化馆给娃娃们办起了有趣又有“料”的公益课堂,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提升嵩明县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影响力及服务质量。
“今天,老师要教大家学习剪刀的刀法运用,这可以让我们在剪纸中剪出更漂亮的造型……”在嵩明县黄龙山小学教学楼一楼的剪纸班教室里,小朋友正在跟着嵩明剪纸非遗文化传承人杨秀莲老师上剪纸课。杨老师在一边示范,一边用入刀、回刀等剪纸手法剪出了树叶、小鸟、花朵等形状的剪纸,孩子们也跟着课程一点点剪出形状丰富的剪纸造型。今年是公益课堂开办的第三年,全县有200余名6至15岁的少年儿童报名参与,相较于往年报名人数有所增加。开班期间,县文化馆邀请省、市、县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到课堂进行基础性教学,让小朋友们在暑期中学习到更多技能。
面塑一班、二班教室里,省、市级非遗面塑传承人梁俊丽、蒲洪两位老师正在教大家用黏土捏出动物,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课桌间穿梭,不时弯下腰指导孩子们的手法。小朋友们忙碌的双手把黏土一会儿搓圆一会儿压扁,一堂课的时间,三十几只形态各异的兔子就展现在课桌上。经过几期的培训,大家已经可以捏出公鸡、小熊、兔子等不同动物造型的面塑。
嵩明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的暑期公益培训活动,面塑课都很受孩子欢迎,工作人员也会参与其中,不仅自己学习,还能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秩序。”“每到暑期,我都会过来教小朋友做面塑,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今年的这个班有30多个孩子,年龄在9岁至14岁,他们都特别喜欢面塑课,我也很开心能够把面塑文化带给这些孩子们。”蒲洪说。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