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4年7月23日 >> A08
返回频道主页
如何预防“小胖墩” 这份技术导则说全了
发布时间:2024-07-23
  生活中“小胖墩”越来越多。资料图


  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儿童青少年是黄金期。国家疾控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体育总局7月22日联合发布《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创新性提出预防为主、早期干预和疾病预警的三级预防策略。

  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是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关心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强调“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

  一级干预技术聚焦通过风险评估、生活方式管理等措施,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二级干预技术聚焦开展筛查和早期干预,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预防相关疾病;三级干预技术聚焦对严重肥胖及肥胖伴有临床危险因素的学生,开展联合干预,防止肥胖及相关疾病发展。

  一张《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自测评估表》——每天是否吃全谷物、杂粮或杂豆,含糖饮料食用频率是否低于每周1次……家校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通过计算自测评估表总分,为针对性开展饮食、身体活动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一份学生健康档案反馈体检结果——专业机构将指导学校结合健康体检等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向家长反馈体检结果,指导家长关注并定期监测学生体重变化。

  怎么吃、运动量、睡眠时间都有标准可循——参照《学生餐营养指南》(WS/T 554-2017)等标准提供学生餐;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户外活动为主;每周至少进行3天增强肌肉和骨骼的运动;久坐45分钟后应起身活动,每天视屏时间少于2小时,保持充足睡眠……

  参与起草这项文件的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张倩表示,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行为、环境等,其中,膳食营养、身体活动等是关键个体因素,食物系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则是重要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家长要改变“孩子胖不是胖是壮”“长大就会瘦下来”等错误认知,全社会要携起手来,按照科学规律,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