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双减”背景下,作业咋设计才适合学生?7月15日,五华区一场作业质量提升分享交流会在高新一小教育集团经典校区展开,全区44所学校(校区)教学副校长分享了设计作业的“金点子”。
一年多来,在试点学校课题研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全面铺开作业改革工作,努力探索作业设计“五华模式”,提升作业质量,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精彩碰撞“金点子”
一天时间,各学校副校长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了作业设计的宝贵经验。他们结合新课标要求,从教学实际、学生情况出发,认真诊断作业问题,分享了作业类型的理念、设计方法和实施建议,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切性、创新性、操作性、完整性,实现作业育分与育人目标相统一。
分享交流会“干货”很多,“碰撞”出了不少作业设计的“金点子”。包括单元类作业,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合作类作业,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体验式作业,带领学生学会体验;自主式作业,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创智类作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五华区云铜小学副校长李丽说,作为五华区首批作业设计改革试点学校之一,学校经过一年多试点工作,一线老师的作业设计意识大大增强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也大幅提升。
“这是我们小组的‘皮筋动力小船’,材料是橡皮筋、一次性筷子和空塑料瓶……”在云铜小学基于国家课程的学科项目式学习的一堂课上,六(2)班学生戴佳妮正在向同学和老师介绍小组的DIY小船计划单。这次项目式学习的课题是由科学课教师谭明涛布置的“‘船’承历史 扬帆起航”,需要大家设计制作一艘小船,参加航模竞赛。经过视频导入、情境入项,9个小组的同学按照要求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小船制作计划单,最后随机抽一名“项目负责人”分享课题项目实施计划。
作业设计改革以来,五华区很多一线老师设计作业时比以前更爱动脑筋了,因为他们设计的作业更贴近学生生活、更灵活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有兴趣才爱写作业
孩子写作业磨蹭,是家长的痛点之一。
五华区武成小学教育集团国福校区学生家长李晓岚说,学校推进作业设计改革以来,老师设计的作业更科学、形式更有创意、内容更丰富,孩子对作业更感兴趣了。
校长一致认为,在新课标+“双减”政策下,作业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平台。不论采用什么主题或形式设计作业,一定要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然后再结合新课标设计作业,这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写作业。
高新一小教育集团总校长胡开炳说,高新一小把作业设计改革工作放在首位,一线老师坚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设计作业,通过创设情境、提供选择权、注重实践应用等多种方式,使作业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了学校的作业质量和教学质量,学生也更喜欢设计出来的作业。
要设计好作业,就要研究透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有学校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参与式的作业,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利用周末和家长相处的时间,记住“新华书店、金马碧鸡坊”等路边商铺广告牌或景点名称,并让家长拍照发在班级群里,同学们在群里相互学习生字,达到“识字”作用;有学校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作业,把科学小实验或美术绘画作业变成一项项科技作品和一幅幅美术作品参加比赛,获奖后学生特别有成就感;有学校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用思维导图绘出一张张精致的数学小报。
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庭辉认为,要强化课程设计核心理念,基于新课程标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作业育人价值;要明确作业分类原则,循序渐进推进基础性、实践性、弹性作业等各类作业设计;要加强作业批改及多元化评价研究,实现教学系统闭环,促进课堂改革。
探索作业设计“五华模式”
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始终把作业改革作为一项重要抓手,于2021年1月起,开展《指向育人目标的作业质量提升实践研究》,以课题研究为途径,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开始探索作业设计改革之路,努力探索设计作业的“五华模式”。
五华区专门邀请了复旦大学权威资深专家到昆明进行作业设计的专业指导和培训。云铜小学、五华区龙翔小学教育集团一二一校区、五华区武成小学教育集团国福校区、五华区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布新校区率先成为全区作业设计改革的试点学校。各试点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持续推进作业设计改革工作,改进了作业设计思路,提升了作业质量,加快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区作业设计的典型示范。
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陶韵佳表示,分享会既是一次接地气的总结会,又是一次作业设计改革的大摸底,促进了各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全区作业设计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切性、创新性、操作性、完整性,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分忧。
下一步,五华区将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统筹全区,促进更多老师加入作业设计改革工作,全面提升全区作业质量,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记者黄河清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