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护人员为患者手术。 |
“我爸病情危重,能平安出院,很感谢医护人员、感谢医院的肝移植技术。”近日,64岁终末期肝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何先生出院时,他的子女很感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医护团队通过努力,攻克了跨血型移植、多个脏器功能不全合并症风险、术后管理挑战三大医疗难题,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做着血透等肝源
2023年12月,昆明市一院肝胆外科收治了何先生。何先生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反复出现肝性脑病肝昏迷、自发性腹膜炎,需要频繁住院治疗。
入院后,何先生肝昏迷、急性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再次发作,病情危重,濒临死亡。
昆明市一院党委副书记冉江华说,在移植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要不要对因长期终末期肝病导致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实施肝移植是移植医生纠结的问题,因为每多合并一个除肝脏以外的器官功能不全就会增加患者手术期的死亡风险。“肝移植是何先生最后的生存希望。”冉江华说。
一时半会匹配不到合适的肝源,医疗组决定每周为何先生做2次至3次血液透析,维持他的生命,等待肝源。
8小时手术鏖战
等了半年,何先生终于匹配到相对合适的肝源。
分配的是A型血肝脏,而何先生血型是AB型。医院莽源祎医疗组马上对何先生进行综合评估,此时的何先生除肝功能衰竭外,还存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功能受损。危急关头,冉江华和副院长张升宁马上组织肝胆外科、血透中心、心内科、ICU等医护团队,对何先生进行肝移植术前多学科联合诊疗讨论。肝胆外科主任陈刚、副主任赵英鹏分析认为,此病例有移植指征,但由于患者多个脏器功能不全且为跨血型移植,移植死亡风险极高,需要充分了解家属意愿并慎重开展移植手术。
了解到家属强烈的救治意愿,并让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医护团队火速制定全套风险预案,与输血科和血站做好充分沟通,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的用血保证。
6月14日,医护人员为患者展开肝移植手术。在麻醉科、肝胆外科等医护团队的齐心协力下,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随着新肝植入,患者凝血功能有所改善,肝脏开始分泌胆汁。
8小时后,手术结束。术后5天,患者肝功能全面正常。术后10天,患者恢复心肾功能。7月5日,患者出院。
术后管理有挑战
何先生出院后,家属给冉江华、张升宁、陈刚等医护团队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帅气十足 大医精诚济苍生 深情永记”。
术后,在医疗组和移植护理组的高度警惕和观察下,何先生并未出现并发症,但术后管理仍面临严峻挑战,要继续对他进行血液透析,才能稳定心肾功能,帮助他逐步康复,提高生存率。
一般来说,跨血型肝移植的成活率约80%。按照输血原则,血型相同或相容可以进行肝移植,血型匹配越好,术后排异概率越低,但还是要注意有没有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术后出血、免疫排斥反应等术后并发症。术后心理护理很重要,可以调整患者心态,消除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
在术后管理中,医护人员经常随访叮嘱何先生注意后期饮食营养和日常锻炼。陈刚说,只要严格按照要求配合医生做好术后管理工作,患者后续生命存活时间会更长。
“手术是关关难过关关过,运气也不错。”陈刚说,何先生的感染风险高,需要移植医生具有丰富的移植管理经验,需要权衡感染和排斥风险,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患者致死性感染或移植肝丧失功能。这个病例选择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何先生既无感染又无排斥,肝功能在术后5天就恢复正常,算是一个奇迹。
记者黄河清摄影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