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4年7月15日 >> A05
返回频道主页
声音
加强科技转化
提高投入产出比
发布时间:2024-07-15

  

  “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潘楠说。

  在潘楠看来,云南省、昆明市科技创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利用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加上中老铁路等沿线通道的建设,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奠定了基础;生物、能源资源丰富,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等产业提供了支撑。此外,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不断加大5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产业投入力度。广阔的应用场景以及形成一定基础的产业助力城市创新发展。

  他表示,虽然优势巨大,但研发投入、创新人才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对此,政府、企业要提高研发投入精准度,给予本地创新主体更多支持,组织域内外高校、企业中特定领域专业且有落地经验的团队进行攻关,共同研究和开发适用于本地场景的技术。“例如云南风光水资源丰富、大工业用电用户多、能源结构复杂,外省的电力负荷管理方案并不能直接照搬。我们团队通过深入调研,聚合工商业、蓄热锅炉、储能、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等需求侧主体构建可调节资源库,深度挖掘辅助调峰潜力,真正实现用户负荷聚合管理和响应能力提前研判。”

  同时,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企业既要引进人才,又要培养和留住本地人才;高校要主动响应,以产业为导向,实时优化培养方案,迎合就业市场需求。

  此外,大力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根据市场需求落地相应成果。“例如我们团队针对能耗统计手段落后的问题,依托电力行业与能源活动、能源消费结构相关性基础,构建‘电—能’分析模型,创新‘以电算能’计算方法,实现全省各州市、行业、重点企业能源消费监测、能源利用效率分析。”潘楠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的关键,要完善机制体制,借鉴学习先进地区、企业的做法,加强成果转化,提高投入产出比,全面推进科技创新。

  记者张怡报道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