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4年6月28日 >> A08
返回频道主页
实现三大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
嫦娥六号标志性成果令人惊喜
发布时间:2024-06-28

  刚刚结束了53天月背之旅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已运抵北京并“开箱取宝”。

  嫦娥六号任务有哪些创新之处?探测器在月背收获如何?国际载荷带回了哪些“纪念品”?国家航天局等单位在6月2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答案。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介绍,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即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

  月球背面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在月球背面采样和着陆必须依靠中继星。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说,这对深空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验证和提升。

  此外,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还面临地形复杂等挑战,加大了任务实施的难度和风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益明说,考虑到月背的光照、测控条件等多种约束,设计了逆行的轨道飞行方案,做到了整个系统设计最优、最高效。

  人们关心嫦娥六号带回多少月壤?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透露,嫦娥六号样品容器可容纳2公斤左右月球样品。月背采集到的月壤状态和月球正面月壤细腻、松散的状态“似乎不太一样”。

  据了解,取回的月壤重量很快将对外公布。

  此次一同“搭车”月背旅行的,还有来自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4台国际科学载荷。

  5月8日,在嫦娥六号探测器实施近月制动后,巴基斯坦立方星成功分离,拍摄并成功回传了月球影像图;5月10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向巴方交接了立方星数据。

  其他3个国际载荷,则在嫦娥六号着陆月球后顺利开展工作。

  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负责人刘云峰介绍,国家航天局先后制定了月球样品管理办法和月球样品及科学数据的国际合作实施细则,详细公布了月球样品研究的申请流程和开展月球样品国际合作的具体信息。“中方欢迎各国科研人士按照有关流程提出申请,共享惠益。”新华社

  相关

  2030年前后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和木星系探测任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27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深空探测主要在两个方面:月球探测、行星探测。

  在月球探测方面,嫦娥六号任务顺利完成之后,后面会有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继续完成探测任务。嫦娥七号的任务主要是对月球南极部分的资源做勘察,嫦娥八号是对月球资源的原位利用开展技术验证。

  在行星探测方面,国家批准的行星探测任务有四次,在10年至15年内完成。天问二号发射任务准备在2025年前后实施,主要目标是小行星探测,将瞄准一颗近地小行星进行伴飞并取样返回。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的任务,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实行火星采样和携带火星样品返回地球。天问四号实现木星系探测,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