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层安,社会安。近年来,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模式,围绕创建平安街道、及时化解纠纷的目标,按照“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七个闭环”工作机制,持续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滇源基层社会治理绘就平安底色。
“太感谢你们了,困扰我们这个家庭多年的矛盾终于得到化解……”6月的一天,滇源街道“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专班工作组(以下简称“专班工作组”)对小营村魏某家庭矛盾纠纷案件进行跟踪回访时,魏某妻子紧握调解人员的手,满怀感激地说。
事情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今年1月,滇源街道收到辖区小营村委会和派出所提供的矛盾纠纷线索,魏某因患疾病长期打骂妻子并与家人争吵。随后,专班工作组走村入户,对魏某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进行现场分析研判和调处。鉴于魏某与妻子及其家庭成员的矛盾由来已久、积怨较深,经研判商讨,专班工作组决定对魏某与妻子及其家庭主要成员分别进行调处和劝解。随后,专班工作组向各方当事人逐一进行情况沟通、思想开导、心理安抚和法律法规宣讲。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专班工作组的努力下,如今,魏某与妻子及其家庭成员情绪稳定、正常相处,未发生新的冲突。专班工作组定期对其进行跟踪回访,周密安排属地村组干部、网格员、社区民警密切关注其动态,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持续做好安抚稳控工作。
这次调处是滇源街道党工委处理矛盾纠纷案件的一个缩影。在创建平安街道目标的推动下,滇源街道党工委创新解纷联动机制,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形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们充分发挥街道、村二级综治中心的作用,构建街道、妇联、派出所、司法所、水源区法庭、村‘两委’工作专班,紧紧围绕婚恋、家庭、邻里等6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畅通‘七个闭环’处置流程,严格落实工作主体责任。”滇源街道党工委书记闵春海说。
此外,专班工作组成员对上级、派出所、司法所、妇联、信访、12345热线等渠道推送的主要矛盾纠纷风险隐患逐一进行排查梳理、动态跟踪下访、回访和处置,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精准普法、突出社会治安问题整治一体推进、综合治理,坚持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化解。
截至目前,滇源街道党工委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件,其中婚姻家庭纠纷6件、其他纠纷(邻里、债务、环境污染等)18件,“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工作逐步落实见效。
近年来,滇源街道党工委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合作”,持续推进“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以中所、老坝两个村委会为试点,在全区首次开展“无讼村”创建活动,通过案源移交、端口前移、联合调解等措施,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就地化解;力争让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得出、化得掉、控得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接下来,滇源街道党工委将上下齐心、发动各方、多措并举,用心答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这张考卷,让“平安之花”在滇源绽放。记者刘会芳 叶晔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