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在哪里?对禄劝县屏山街道广大群众来说,幸福感就在一条条生态河道的蝶变里,就在一家家种植基地农户的欢笑中,就在“家门口”幸福食堂老人的脸上,更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
近年来,屏山街道着力办好一件件民生“关键小事”,让辖区更加宜居宜业,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可感可及可得的现实。
民生蓝图绘就“幸福画卷”
屏山辖区内共有16个村(社区),其中有7个城市社区、4个城乡结合社区、5个村委会,共涵盖3种村(社区)类别。屏山街道是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屏山街道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工作理念,探索出“多元说事”制度,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在居民小区、村组建立“网格说事点”,组织辖区内党员干部、网格长和结对共建单位深入村(社区)与居民说事,收集民情民意。通过“网格说事”,围绕辖区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整合辖区内优势资源,积极争取到1350余万元资金,对涉及5个村(社区)的生态河道进行修复改造,切实解决农田灌溉和排涝防汛问题;整合10万余元资金,在辖区学校门口、花园、广场周边等公共区域加装156张便民座椅,让居民“坐”享幸福;成功打造禄劝城区咪油社区首家数字城市智慧社区,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造集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社区治理管理与服务平台。
通过“社区说事”,街道整合辖区内优势资源,开启“我为群众办实事”新路径。开办老年幸福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成立禄劝首家红十字会社区基金会,每年筹集款物定向用于辖区内扶贫、救孤、助残、助学等公益项目;成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日间托管等服务。
通过“区域说事”,街道持续推动驻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互联互动、共建共享,让各单位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社区需求清单提供全力支持,帮助社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产业蓝图绘就“发展画卷”
产业兴,则居民富。
屏山街道积极探索产业社区治理新模式,通过“集体资产股份化”“经营管理企业化”“收益分配股红化”等形式,在辖区11个社区建立“社区+合作社”双向一体管理机制,全面激活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效能。
鲁溪社区利用种植优质农作物的优势,成立云南鲁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粮油加工厂),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集农户种植、公司收购、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街道坚持“一村一品”,重点培优鲁溪、绿槐、茂龙、克梯4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持续推进茂龙村脆枣基地、洪茂养殖场和克梯西洋参种植、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等,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南街社区、北街社区、咪油社区、旧县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结合各自特色,盘活社区资源,通过招商引资、空地出租、停车位承包等多种方式,让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年增长。
乡村蓝图绘就“振兴画卷”
屏山街道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景”,因地制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在禄大公路沿线的发明、鲁溪、克梯片区连片种植油菜花;在禄翠公路沿线的绿槐、砚瓦冲、茂龙村委会,扶持壮大大花蕙兰、百合、万寿菊种植,打造“禄劝城周最佳赏花地”,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做好乡村振兴产业文章。
街道采取“党组织+企业+景区营地”模式,在禄翠路沿线的砚瓦冲、绿槐村委会抓实脆枣、樱桃、暖桃等经济林果的产业化种植,打造集休闲观光、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等于一体的农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带。
为弘扬乡村文化,街道在禄大路沿线的发明、克梯、绿槐村委会,进一步深挖民俗文化,盘活掌鸠河流域錾字岩摩崖石刻、三台山石刻、凤家古城遗址等旅游资源,打造民族文化体验展示区。
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产业亮点,正汇聚成不断上扬的幸福曲线,绘就出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画卷。“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高品质生活统一起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屏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玉祥说。
记者罗昆娅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