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书勇 通讯员孔宁报道 记者从宜良县政府获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近日公布了《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继高原土著鱼科技小院后,宜良县山鸭科技小院成功获批。
据介绍,宜良山鸭科技小院由云南省科协、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市科协、宜良县科协共同建立,旨在研究解决鸭产业化生产中肉(种)鸭饲养管理及疫病综合防治实践中关键环节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宜良鸭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借助科技力量提升麻鸭品质,培育优质滇麻鸭种苗,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宜良鸭产业市场,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
据悉,山鸭科技小院落地于宜良县耿家营乡石子村委会胡家村百龙山的宜良山鸭养殖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养殖、育种、推广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正规化鸭养殖供种基地,主要发展滇麻鸭、白条鸭,面向社会提供改良的白条鸭杂交品种。一直以来,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养殖+销售+培训”的鸭产业供应,打造产、销、培一条龙服务,带动产业链延伸发展,形成了鸭子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同时,基地与当地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订单农业”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农户+订单”生产模式,实现月出栏3万只活鸭,带动当地鸭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农户增收。此外,基地还将传统生态养殖方式与现代化孵化技术结合,培育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无公害产品,获得了农业部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目前,宜良已获批2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为全县科技普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发挥了典型引领作用。”宜良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小院建设推广力度,继续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实际,以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发挥科技小院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科协主导、部门联动、院校支撑、实体带动、农民受益、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科技小院创建模式,实现“建设一个小院,入驻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片乡村”的工作成效,搭建好政产学研用平台,做好科技人才引育,服务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挥科技人才引领作用,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乡村振兴。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