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地塘,名胜地。兴旅游,同富裕。村监委,严监督。常提醒,零容忍……”5月16日,落日余晖下,盘龙区双龙街道村民张先生接孙女放学途中休憩时,在麦地塘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向孙女讲解宣传栏上的廉洁治村理念。
放眼整个双龙街道,廉政宣传栏、廉政图书角、家风故事墙等众多具有双龙特色的廉洁元素,展示了双龙街道廉洁文化建设的一次次生动实践,处处吹动着清廉之风。
近年来,双龙街道整合辖区“廉”文化资源,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将街道、社区特色文化与廉洁文化相融合,在弘扬清廉美德的同时不断扩大廉政文化辐射力,让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和清廉文化如春风化雨、润泽心田。
非遗润清廉
如何立足本地特色点亮廉洁文化之光?双龙街道老灯非遗用乡音民艺传递清风廉韵,形式别具一格。
老灯是双龙街道乌龙社区彝族撒梅人的传统节庆活动,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2010年6月,乌龙社区老灯入选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的老灯主要展现彝族撒梅人对当下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今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村组干部清廉为民的形象流传下来。一代又一代的彝族撒梅人,用传统的仪式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形成了清廉的家风、民风。
目前,乌龙社区深入挖掘本社区特色文化,组建了彝族老灯、花灯等文艺队,引导居民依托本地民族特色,自编自导自演一批以廉洁为主题的老灯节目,展现廉洁文化,营造廉洁氛围。
“我们在主动挖掘辖区非遗文化和民间文化中‘廉’元素的同时,积极整合辖区优良民风、家风,让优秀文化‘廉’动起来。”双龙街道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廉”动扬清风
在麦地塘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墙上的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讲述着社区村组干部携手村民共建清廉乡村的故事。
近年来,双龙街道纪工委全面提升社区(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办法、新途径,坚持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下狠功夫,通过挖掘麦地塘社区趱家人“善良、正直、清白、勤恳、节俭、齐心”的精神,在麦地塘社区打造双龙地域“清廉地标”——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扎实推进基层廉洁文化建设。
此外,双龙街道以高质量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农家乐特色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双龙特色的廉洁文化阵地,让廉洁文化根植于党员干部的心田,形成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双龙街道锡伯龙农家生态园、党建研学活动专用教室以及红军长征过云南展览、红军亭、长征步道等主题教育场馆,潜移默化地引导党员干部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党员干部每到一处,都时刻提醒自己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我们将以弘扬优良民风为抓手,锤炼清廉党风政风,扎实推进基层廉洁文化建设,不断厚植清廉根基,持续涵养廉洁力量,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双龙街道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立足地域特色,建强教育阵地。双龙街道走出了一条廉洁文化建设新路径,切实让廉洁文化建设“活”起来,不断涵养时代新风正气,释放廉洁教育集群效应。
记者刘会芳 通讯员赵志娟 罗雪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