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板桥有着300多年的赶集历史,多年来都是昆明郊区较大的综合产品贸易集市。目前,这里有超过8万户市场主体,更是昆明专业市场的聚集区域,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在官渡区小板桥街道,民营经济脉搏强而有力。如何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小板桥街道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分类施策、靶向发力,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服务在身边”新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生机涌动的春天里,吹响全力“拼经济”的号角。
服务靠前主动办
当好企业“贴心人”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
年初,小板桥街道梳理制定《小板桥街道办事处重点企业(市场)“大起底、大排查”工作方案》,结合官渡区开展的“千名干部联万企、暖企兴商促发展”行动,当好“官小服”,先后分3轮对辖区55个专业市场、11栋商务楼宇、海乐世界等商业综合体进行重点排查和走访,定期召开“政商银”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倾听企业诉求,指导企业解决问题。
“在小板桥街道,没有与经济工作无关的党员干部,人人都是招商引资推介员,人人都是企业‘服务员’。”小板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施飞介绍,街道树立全员抓经济、全面抓招商的意识,落实科级干部挂钩企业制度,对辖区225家重点企业进行包保,积极主动上门,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一份记录着企业名称、地址、行业类别、注册时间等详细信息的企业经营情况表,是小板桥街道开展服务企业工作的基础。表格上的数据随着企业的经营变化而变化,街道的服务也随之不断调整。
辖区大润发超市推广购物卡困难,街道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区商投局对接,及时发布温馨提示,告知消费者超市的购物卡可线上线下使用,还能送货上门。打消顾客的疑虑后,超市营业额直线上升。
小板桥街道不但“主动办”,还“提前办”,与多个职能部门协同,提前介入项目的可研、洽谈等环节,针对性提供全周期、全过程服务。
京东五星电器(云南)集团有限公司从筹建到开业仅用时6个月,打破企业在其他省市9个月的筹建纪录。街道还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多家单位的资源,帮助企业宣传,提高销售业绩。自开业以来,京东MALL实现销售额4.5亿元。
抓牢项目“牛鼻子”
全力以赴“拼经济”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小板桥街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狠狠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拼经济、抢项目、促投资。
小板桥街道将“五个一百”项目包装、工业上楼项目谋划与招商引资相结合,通过召开推介会、企业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辖区行业优势、资源优势。去年以来,街道党政班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赴成都、合肥、厦门等地组织精准招商6次,签订合作协议7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8.19亿元,年内将落地天汇财富大厦等两个重大项目。同时,街道充分发挥京东MALL首店效应,有序推进海乐世界、海乐城商圈提质升级。
去年12月,位于昌宏西路1199号的东聚嘉信商务中心正式交付办证。该项目也成为辖区继海乐世界之后,又一个面向昆明、辐射云南的贸易投资、产业聚集综合性商务楼宇。目前,项目已引进浙江国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昆宝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多家高端酒店和中小企业也相继装修入驻,一个高品质的综合商务中心正在形成。
针对辖区面积大、人口多,但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实际,小板桥街道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昆明三博脑科医院项目。目前,项目在建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投资5.5亿元,规划300余张床位。项目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可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康养服务,填补辖区大型专科医院缺乏的空白。
围绕辖区重点片区、重点路网,小板桥街道还在积极谋划项目、推动项目,紧盯天汇财富大厦、云青花园文锦苑、清澜郡小区、三环闭合等重点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协调各部门提升要素保障,及时梳理解决困难问题,加大力度跑项目、盯项目、促项目,实现以项目“活水”带动产业转型的目标。
党建引领强基础
基层治理提质效
商圈党群服务中心365天服务“不打烊”、成立行业联盟抱团良性发展、外卖小哥成为商圈发展“观察员”……小板桥街道党工委着力强基础、树品牌、优服务、提质效,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为抓手,赋能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硬支撑”,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
小板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商会建设,找准非公党建和企业发展融合的关键点,积极探索“党建+放心消费”“党建+知识产权”“党建+信用建设”等模式,开展“链式”组织生活,积极打造商会诚信品牌,不断提高商会社会影响力。
“我们始终把做好企业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商会桥梁作用,帮助会员企业协调项目建设中的立项、规划、审批、用地、贷款等事宜,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轻经营负担、解决发展难题,确保纾困政策直达基层。”施飞说。
在海祥社区,街道党工委深入推行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依托社区居委会,成立物业服务委员会、诉源治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合作互助委员会的“一轴五委”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各领域党组织有效融入基层治理,让社区在经济发展中也能“唱主角”。
现在,“先锋红管家”的服务深入商圈每一个角落,驻点律师定期轮值开展法律咨询和调解,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等服务,多元主体融入基层治理,让企业在小板桥街道发展得更安心。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下一步,小板桥街道将把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抓手,提高街道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为企精准服务力度,常态化深入企业问需求、解难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高质量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王恩国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