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2024年1月29日 >> A03
返回频道主页
四位代表亮相第二场“代表通道”
畅谈履职心声 讲述发展故事
发布时间:2024-01-29

  本报讯 记者杜仲莹报道 1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娜布拉、丁琪、张艳、李智4位省人大代表回答记者提问,讲述云南发展和代表履职故事。

  昆明市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张艳创作系列漫画“小张代表履职记”,还有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本,记录着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自当选人大代表后,我把履职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还会随身带着一本民情日记本,把搜集到的急难愁盼问题记在本子里。晚上通过梳理这些民情民意,从中找出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张艳说。在教育调研中,张艳搜集到“青少年心理健康”这一热点问题,于是在线上发布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线下走访多所中小学,线上线下访问700余人,收集民意民智1200余条,并整理形成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若干建议、关于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绿色诊疗通道和规范诊疗程序等建议。她还针对文艺维权、花卉育种育苗、环境保护等多个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2个议案、9条建议提交此次大会。

  来自普洱市西盟县的90后省人大代表娜布拉,大学毕业后回到佤山成为一名“新农人”。她通过“西盟姐妹”电商直播,把家乡勐卡镇莫窝村的优质农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作为莫窝村党总支副书记,娜布拉当好带头人,带领村民致富。返乡创业9年间,她通过订单销售、网络直播等方式,帮助群众售卖农特产品,销路打开后又成立自己的公司,将西盟民族文化和农特产品结合起来,打造“勐卡梦”“永俄寨”两个品牌,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出佤山,年销售额从起初的3万元增至30余万元。

  “感受到家乡的贫困,我下定决心,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回到家乡创业,和乡亲们想办法摆脱贫困。”来自昭通市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丁琪说。作为“昭通市小肉串大产业”的发起人之一,他在外奋斗期间专门学习养牛技术,后来发现家乡有上万亩优质草山,非常适合黄牛养殖,便下定决心回乡养牛。他带领群众创办大关县第一个黄牛养殖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产业。“我的奋斗目标是做好‘牛’文章、做大‘牛’产业,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使命,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丁琪说。

  省人大代表李智是“全国模范检察院”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拉祜族检察官。在基层检察工作中,李智注重把一线个案办理和社会治理相融合,把人民群众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作为代表履职的关切点。“我通过代表工作站、维权工作室,结合在办理案件中发现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把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贯穿到服务群众的全过程,以‘六字工作法’‘三个用心服务’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民法典等普法宣传,通过录制普法小视频、拍摄普法情景剧,以案释法,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李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