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报告提出2024年全省将重点抓好的9个方面工作,其中明确,要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以节点城市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等多项工作任务。
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30%
报告提出,在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要闯出新型工业化新路,大力发展动力和储能电池,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30%。积极争取安宁中石油“减油增化”项目落地。大力培育新材料、稀贵金属、先进装备制造、光电等新兴产业,布局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卫星应用、低空经济、氢能及储能等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做强做优高原特色农业,聚焦“1+10+3”重点产业,壮大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建设最美乡愁旅游带,培育一批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加快开发区提档升级,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在着力稳投资促消费,持续有效激发内需潜力方面,将强化产业投资主引擎地位,全力扩大民间投资,加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大瑞铁路、渝昆高铁、昆明西客站、文蒙铁路、昆玉铁路扩能改造和6个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滇中引水工程和现代化灌区建设,开工重点水利项目100件以上。要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分类培育消费中心城市,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
提速昆明国际陆港建设
在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要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序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承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外溢产业,推广托管、飞地、园中园等跨区域合作模式,推动标志性产业链建设。畅通大通道带动大物流,搭建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实体化运营和组织中心,推进中老泰引领示范通道和中缅通道建设,配合做好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打造智慧口岸云南标准,推动跨境多式联运常态化运行,提速昆明国际陆港建设,构建“双核两翼”集疏运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各类开放平台政策叠加、联动发展。深挖RCEP项下货物和服务贸易潜力,持续创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创新跨境电商“展仓播”一体化发展模式。
推进中国昆明人力资源
服务产业园建设
在着力建设科教强省,强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方面,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科技创新赋能,积极打造高水平区域人才中心,推进中国昆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
在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收入,实现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动态清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分类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提升村,新打造100个绿美乡镇、200个绿美村庄、50个绿美河湖。
一体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
在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将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滇中城市群“一主四副、通道对接、点轴联动”空间格局,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以节点城市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持续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建设口岸城市和边境中心城镇。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五城共建”,分类建设一批特色强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一体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力争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8%,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0%。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完成燃气、供排水等地下管网新建改造3500公里。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交楼工作力度,妥善解决涉及民生的存量烂尾楼问题、严防新增。加快推进“三大工程”,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3万户以上。
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在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方面,将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推进长江污染治理“4+1”工程和“八大行动”,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保持100%达标,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全国前列。严格落实九湖保护条例,“一湖一策”精准施治,一体推进“三治一改善”,稳步提升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
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
报告提出,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打造“七彩云南”系列劳务品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万人以上。实施“创业云南”建设行动和青年创业兴乡行动,培育创业创新带头人和乡村工匠。加快健康云南建设,打造“家门口”的好医院,推进“百县工程”,实施62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建设,新增350个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分类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以上。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文化兴滇,实施文化强省建设“十大工程”,一体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强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培育10个文化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影视基地、视听产业园。
在着力筑牢安全防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方面,将稳能源电力,全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打造新时代强边固防升级版,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行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实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十百千万”工程。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记者杜仲莹报道
滇ICP备06007192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
昆明信息港版权所有